|| ||
近日,解压玩具“扭扭乐”在社交媒体走红,无数年轻人在手中把玩着这个可以缠绕、扭转的塑料“绳结”,并声称可以解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解压玩具正成为人们缓解压力、寻求片刻放松的得力伙伴,市场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
男性偏爱EDC女性钟意扭扭乐
类似“扭扭乐”的解压玩具近年来在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群体。其中,男性偏爱的EDC(Eachdaycarry,即“每日随身携带”的缩写,指兼具功能性、可玩性和审美价值的随身小物件)玩具就是其中一种。当焦虑的时候,他们会拿出“圆盘鼠”,大拇指拨动转盘,清脆的咯哒声让心情瞬间平静下来;需要专注的时候,掏出“磁力推牌”,推动卡牌打开、闭合,更小的声音避免思维分散;无聊的时候“无限鼠”登场,在横竖开合之间切换,打发无聊时光。段落感、清脆的声音是这类玩具的最大特点。
女性玩家则更喜爱扭扭乐、捏捏等解压类玩具。市场上扭扭乐产品众多,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官方品牌,即扭扭乐的发明者Tangle的售价在50元上下。它是一种以缠绕、扭转为核心玩法的玩具,其材质大多为塑料或金属,通常由多个分段式弧形模组拼接而成。当玩家用手搓动时,它可自由旋扭出千变万化的造型。“润”“不阻”是玩家对一款手感好的扭扭乐的“至高评价”。
捏捏的造型更加丰富。从仿真吐司、解压包子到卡通造型的硅胶玩偶,形形色色的捏捏通体柔软。当遇到工作或学习的烦心事,拿出一个软糯“捏捏”用力按压,听着硅胶被挤压的“噗叽”声,焦虑感好像能顺着指缝溜走。而反复揉捏后,其原本紧实的材质会变得愈发蓬松,如同被盘养出了独特的“包浆”,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让年轻人获得了类似传统文玩的养成快感。
解压玩具走向主流国内市场今年预计120亿元
“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心性。”今年6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超八成受访成年人拥有自己的小玩具,积木、潮玩盲盒、毛绒玩具、游戏机、文玩手串成为新玩具TOP5。不少年轻文玩手串玩家表示会被塑料、亚克力、金属等材质的制品所吸引。数据显示,46.1%的受访者已接触或购买文玩手串。其中,51%的盘串玩家表示,在一次次重复中找到稳定和专注感,42.1%的人享受坚持带来的成就感;37.7%的人痴迷于“别人看不出来,但自己能感受”的变化过程,还有28.1%的人则认为,重复动作能感到自己掌握着生活节奏,可以缓解压力。
大数跨境发布的《2025解压玩具品类洞察报告》显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攀升。曾经处于市场边缘的解压玩具如今已逐渐走向主流,形成了一个兼具情感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成熟赛道。
解压玩具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其具备直观的触感反馈、简单的互动机制以及能够带来即时的情绪释放效果,从而满足了人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需求。消费者在选购解压玩具时,除了看重其解压功能外,也十分关注玩法的趣味性。
全球范围内,2023年解压玩具市场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并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以8.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预计到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国内市场同样发展迅猛,2025年中国解压玩具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不同品类的解压玩具均有着各自的增长速率,部分品类的年复合增长率甚至达到15%。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同质化及抄袭问题待解决
报告显示,欧美市场作为较为成熟的市场,消费者注重产品创新与高端化。他们对融入科技元素、采用环保材料的产品接受度较高,例如具备智能感应功能、可降解材料制作的解压玩具。不过,该市场严格的合规要求导致企业的合规成本较高,且消费者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强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解压玩具生产与消费市场,社交电商在销售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社交平台的推广,众多解压玩具迅速走红。IP联名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如与热门动漫、游戏IP合作推出的解压玩具非常受欢迎。但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和抄袭问题较为严重,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
日韩市场注重产品的精致设计与治愈文化。在日本,解压玩具往往强调收藏属性,扭蛋盲盒等形式深受消费者喜爱;韩国则注重产品的高颜值,常与美妆等领域联动,推出具有特色的解压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