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56岁男士因被电梯挤压后导致左小腿肿胀、疼痛、活动受限6小时,来湖南旺旺医院急诊骨科就诊。接诊医师见患者左小腿膝盖下方处有明显水泡形成,且小腿局部张力高,脚呈暗紫色,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X线显示:左胫骨上段、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腓骨头骨折。
看到自己腿部颜色改变,并且已经长出水泡的左腿,患者非常焦虑,一度陷入恐慌:“我的腿...是不是保不住了?”
(▲图示:患者左腿骨折处水泡)
经入住骨科病房系统治疗,管床医师予以脱水消肿、预防血栓、活血止痛、及时手术等对症治疗,通过水疱穿刺放液、凡士林覆盖伤口、下肢石膏固定制动等对症处理,同时康复科协助进行功能锻炼。一周后,患者左腿消肿,水泡也慢慢消退,术后3天,患者可以借助拐杖下床活动了。
湖南旺旺医院骨科医师介绍:这场虚惊源于骨折后张力性水泡,骨折后出现张力性水泡,是创伤后炎症和肿胀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病情恶化。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骨折后张力性水泡?
骨折后因局部软组织严重肿胀、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或固定不当,导致组织液积聚,使得骨折周围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这属于创伤性水泡的一种特殊类型。
二、骨折后为什么会产生水泡?
1、创伤性水肿:骨折后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
2、机械压力:骨折端移动或外固定(石膏、夹板)压迫皮肤;
3、淋巴回流障碍:肿胀压迫淋巴管,液体积聚在表皮与真皮之间。
三、张力性水泡有哪几种分类?
1、浆液性水泡:最为常见,泡液清亮,预后较好;
2、血性水泡:泡液呈暗红色,提示真皮层损伤,研究表明血性水泡较浆液性水泡更难愈合。
四、水泡多发于哪些部位?一般骨折多久会出现这种情况?
水泡可以发生在创伤的任何部位,以四肢居多,骨折端周围发生概率更高,贴近骨骼,常见于胫骨、膝踝关节、肘关节;且水泡多在急性损伤后的24-48小时出现。
五、如何做才能避免水泡的产生?
1、早期骨折复位,减少移动;
2、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3、避免固定过紧,定期检查皮肤。
六、如果已经产生水泡了,该如何处理?
1、建议尽快就医。
2、按上述内容,此情况发生,是因有骨折出现,故应以尽快就医为重,后继均需医护的专业处理。
参考文献:
霍妍,臧青青,贾云洋,高昕超,米萌,谭杰,骨折张力性血性水泡去顶术与抽吸术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病案,2024,25(12),109-112。
董翠珍,程云,孙丽萍,骨折后张力性水泡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02),63-67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 急诊医学科 年梦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