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以为防晒只是涂霜?这份世卫组织“ABCD”防晒攻略请收好

科小二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官方科普号,让科普更靠谱。
收藏

你是否以为,只要涂上防晒霜,就能安心地在阳光下自由活动?其实,防晒远不止是“涂个霜”那么简单。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防晒原则——ABCD原则,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防晒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防晒策略。

那么,什么是ABCD原则呢?

简单来说,这四个字母代表了四种不同层次的防晒措施,它们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晒体系。接下来,小二带你一步步了解这个“防晒秘籍”,让你在炎炎夏日中,也能轻松拥有健康、美丽的肌肤。

A:Avoid(避免)

**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外出。通常,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此时段的UVA(长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辐射最为强烈,容易对皮肤造成晒伤、晒黑甚至光老化。

实践建议:

  •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 若必须外出,尽量选择在树荫下、室内或有遮挡物的地方活动。
  • 对于儿童,建议家长在这一时间段内避免带孩子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海滩、高山等紫外线辐射较强的区域。

B:Block(遮挡)

通过物理方式遮挡阳光,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的机会。常见的硬防晒方式包括防晒衣、遮阳帽、太阳镜、遮阳伞等,这些物品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

实践建议:

  • 选择UPF(紫外线防护系数)>40的防晒衣,尤其是儿童,建议使用物理防晒衣,以减少化学成分对皮肤的刺激。
  • 戴宽檐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可以有效遮挡面部和颈部的紫外线。

C:Cream(防晒霜)

在无法避免阳光直射或无法进行有效遮挡的情况下,使用防晒霜作为补充防护手段。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化学防晒两种类型,应根据个人肤质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实践建议:

  • 涂抹防晒霜应在出门前半个小时进行,以确保防晒效果。

  • 使用剂量方面,面部单次用量需达到1个硬币大小左右。

  • 防晒霜的补涂频率也很重要,建议每2小时补涂一次,尤其是在户外长时间活动时。

D:Diet(饮食)

摄入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可减轻太阳光的伤害,如果人体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还应该少摄入光敏性食物,避免光敏反应。

实践建议:

  •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3的食物,如猕猴桃、鲜枣、鱼类、胡萝卜、南瓜、深绿色蔬菜,有助于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减少晒斑。

  • 在日晒前少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柑橘、柠檬等,以免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 适量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有助于增强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减缓光老化。

防晒不仅仅是涂抹防晒霜,更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遵循ABCD原则,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预防晒黑、晒伤、光老化等问题。同时,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晒效果,保护皮肤健康。科学防晒,让肌肤在阳光下也能保持健康与美丽!

审核专家:马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撰稿:林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