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涂布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一、基本概述

干法涂布(dry electrode process)是一种创新的电极制备方法。该技术采用干法工艺将粘合剂、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充分混合后,直接压覆于集流体上制备电极,全程无需溶剂参与。其核心在于利用物理剪切力使粘结剂(如PTFE)形成三维纤维网络,包裹活性材料、导电剂直接压延成自支撑膜。干法涂布技术能够消除电池极片制备过程中有毒溶剂的使用(如NMP),大幅降低能耗与污染,是锂电池绿色制造的关键路径之一。

二、分类信息

微信截图_20250725215355.png

三、详细解释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在新能源动力和储能设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进程加速和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和性能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的制造工艺。传统电极制备主要依赖于湿法涂布技术,所谓“涂布”,是电极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用于将活性物质均匀地涂覆在集流体(如铝箔或铜箔)上,形成电极膜。电化学反应在活性物质中发生,电极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存储和释放能量。但是,湿法涂布干燥过程成本较高,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存在毒性和易燃问题,极大影响了电池工业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干法涂布是锂电池制造的前沿工艺,通过物理混合-原纤化-压延三步替代传统湿法涂布工艺,具体流程如下:

物理混合:活性材料、导电剂与PTFE干粉高速混合;

原纤化:剪切力使PTFE伸展为纤维网,包裹颗粒形成膜胚;

压延:高压辊压(100-200MPa)成自支撑膜,复合集流体。

相较于传统湿法涂布工艺,干法涂布工艺在成本效率、性能提升、结构稳定性、环保程度和生产适应性五个方面存在显著优势:

(1)成本优势:干法工艺省去涂布、干燥及溶剂回收等环节,设备投资低、能耗小、所需场地面积小,可大幅度降低设备、人力、设施和能源的投入成本,电芯制造成本可综合降低约18%。

(2)性能提升:干法工艺能有效提升活性物质的压实密度,同等条件下,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获得约20%的提升。

(3)结构稳定性提升:干法工艺中粘结剂形成的原纤化网状结构,极大增强了活性物质的稳固性,防止膨胀与脱落,从而提升了电极的整体电性能与使用稳定性。

(4)环境友好:干法涂布无需使用存在毒性的有机溶剂(如NMP),避免了溶剂的挥发和回收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5)适应电池技术的前沿发展需求:更好地适应了电池技术的前沿发展需求,如预锂化策略和固态电池的制备,展现出在先进电池制造领域的广泛适用性和未来潜力。

干法涂布技术最初由美国Maxwell公司(后被特斯拉公司收购并应用于4680电池)开发,目前该公司在干法电极制备技术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多家主流电池企业也在持续跟进,如宁德时代公司已将该技术并入其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中。

2025年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干法电极技术作为全固态电池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其设备研发是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图片3.png

图1 干法工艺生产电极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四、应用领域/前景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固态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干法电极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全球锂电池产能将在2030年达到6200 GWh,这为干法电极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目前,干法涂布技术正从实验室创新加速迈向产业化核心工艺,核心突破方向包括:

(1)核心辊压设备开发:辊压机作为干法工艺的核心设备,已成为行业技术竞争的关键战略要地。它是保证电极厚度均匀一致的关键步骤,其成膜性能及生产效率是决定干法工艺能否实现量产的核心要素。

(2)高值材料开发:研发非PTFE粘结剂体系(如改性PVDF),解决锂损耗问题;开发高强度复合电极膜,适配全固态电池超高压实密度需求。

(3)工艺升级:推动连续化生产,提升目标正极膜速度和负极膜速度,追赶湿法工艺160m/min的效率。

智能化和模块化也是干法电极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厂商正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例如,日本开发的智能辊压机,通过实时参数调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并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全球干法电极设备市场竞争正从单一的技术主导向多元化竞争转变。虽然国外企业仍占据一定技术优势,但国内企业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正逐渐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干法电极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创新和研发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五、绿色应用难点

干法涂布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极制备工艺,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如无溶剂使用、低能耗和低污染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仍面临一些绿色应用难点。这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能与效率问题。干法涂布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仍面临产能和效率的挑战。例如,干法涂布的最核心问题是产能过低、速度过慢,这导致其在宽幅喷涂时的均匀性及粘结力表现弱于传统的湿法工艺。

第二,涂层均匀性与质量控制问题。干法涂布技术在涂层均匀性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技术挑战。如果干法电极涂层不均匀,可能会在电极中形成所谓的“热点(hot spots)”,导致电池电性能衰减、潜在短路甚至灾难性的电池事故。

第三,粘结剂与材料问题。干法涂布技术中,粘结剂的性能和分布对电极的质量至关重要。例如,必须实现混合物中PTFE原纤维的均匀分布,同时避免损坏活性材料颗粒。此外,PTFE在低电位下不稳定,会与锂发生不可逆反应,这限制了其在负极中的应用。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普及,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本词条贡献者:

陈来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副主任,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储能材料与器件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重庆材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重庆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化学会会员,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闫康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会员

本词条审核专家:

路瑞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与传播部部长

参考来源:

[1]工信部发布2025年标准工作要点: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设加速

https://libattery.ofweek.com/2025-04/ART-36000-8480-30660913.html

[2]孙浩团队Advanced Materials:相变调控策略解锁可持续、高性能干法电极

https://fsctm.sjtu.edu.cn/info/1044/4164.htm

[3]从膜到电极:干法制备工艺的深度剖析与未来展望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3-14/doc-inepqxcq3971525.shtml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7-26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7-26
@知足惜福@
少师级
已阅读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