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有些体检报告上会有肝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或者写了有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检测,有些病人拿到报告后发现这个指标升高,然后很焦急的跑去咨询消化科或肝病科医生。
那么,肝硬度检测升高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发现肝硬度值高,是否意味着离肝硬化不远了?今天让益阳市中心医院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检测到底有哪些意义!
当前,全球肝硬化患者超过1.2亿,每年致死人数约120万,超过了因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中国肝硬化患者约700万,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的发生发展。因此,大力推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们都知道,肝病的进展一般遵循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四部曲,而早期的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那么如果能在肝硬化出现之前及时发现其存在,或者在肝硬化晚期并发症出现前尽早识别,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组织活检,但因为其创伤性大、费用高而难以普及。因此,无创的检测手段应运而生。而肝硬度检测的重要目的正是早期识别肝纤维化、肝硬化。
肝硬度检测的原理
肝硬度检查主要利用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低频率的瞬间振动使组织产生位移,然后用组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去探测组织的移动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目标区域中不同弹性系数的组织的相对硬度,以千帕(kPa)为单位表示。剪切波在组织中的传导速度越快,弹性数值就越大,肝组织质地也就越硬。
肝硬度检测的优势在哪?
LSM的检测,主要优势在于其便捷、无创、无痛苦、用时短以及相对客观和可重复性强。
肝硬度检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健康人群的肝脏体检;
2.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检测;
3.预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事件的发生;
4.评估药物在降低门脉高压方面的疗效;
5.肝硬化门体分流术术前筛查和术后疗效评估。
检测结果怎么判读?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定。上述检查结果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肝硬度(LSM)和控制衰减指数(CAP)。
那么,CAP的意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该值主要反映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患者LSM值受到不同检测仪器、肥胖、脂肪肝、基础慢性肝病、肝功能状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脂肪肝患者,LSM≥15kPa提示已经有较大的可能性存在肝硬化,而酒精性肝病患者LSM≥20kPa提示肝硬化。因此,肝硬度检测结果的判读需要综合检测结果和病史综合判断。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邓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