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截至7月25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368例。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就这样,基孔肯雅热进入大众视野。名字乍一看以为肯德基?
这到底是个啥病,怎么以前没听说呀?
其实吧,它并不是一个新发疾病,跟它的“亲戚”登革热有点像,但又有些许不同。
01
与登革热相似
但关节痛更剧烈、持续更久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曾经或当前存在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12月)|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
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在体内潜伏期通常为3天至7天(最短1天,最长可达12天),随后可能突然发病,出现典型的**“热-疹-痛”**三联征:
- **突发高烧:**体温可高达39°C+,可能持续1-7天。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即退烧后再次发热。
- **明显关节疼痛:**这是基孔肯雅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月。
- **皮疹:**约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面部、四肢甚至手掌脚底会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常伴有瘙痒。
此外,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
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02
“防蚊灭蚊”是根本
手动打造“安全区”
每家每户行动起来,给自己打造一个“安全区”也不难,可从这三方面着手:
① 灭成蚊
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② 清积水
它们最爱在水中产卵,过不了几天,大花蚊子就会成群结队从水里飞出来咬人!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铲除这些蚊虫孳生的窝点。
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倒不掉,给水加个盖也成。
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③ 防叮咬
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03
出现不适别硬扛
药别乱吃,及时就医
听劝!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没有特效药。**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