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年中人们最依赖空调的季节。然而,我们在享受凉爽的同时,一些潜在的危险也在悄然逼近。近日,浙江杭州的一户人家开着空调煮汤,不料两三个小时后,有四人先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起初,家人误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但就医后检查,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
一氧化碳中毒不是秋冬季常见疾病吗?怎么夏天也会中招?
原来事发当天,一家人聚餐时,厨房的燃气灶上炖着一锅红豆汤。当时为了凉快,家里还开了空调,并且门窗关得严实。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幸认为,在密闭空间里使用燃气灶,会使氧气含量下降,若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继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反应有哪些?如何自救?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休克等症状。
中度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有严重后遗症。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
王幸强调,若怀疑身边有人是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此期间,需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让其处于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此外,千万别以为昏迷后人醒了就没事了,要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警惕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负责人马里主任强调,有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可经过一段“假愈期”后,会突然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障碍、人格、性格改变甚至运动功能障碍。年龄大于40岁、曾有昏迷史、暴露时间较长的患者风险更高。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两个月内应密切随访,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看到这里,
你可能会想:
那我不开燃气灶,
就单纯在空调房里待着
这样总没事了吧?
还真别大意!就算不烧燃气,长时间“闷”在门窗紧闭的空调房里,也可能惹上另一种“中毒”的麻烦——呼吸性碱中毒。
紧闭门窗开空调一个小时,有可能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氧气含量相对下降。当环境中氧气含量偏低时,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呼吸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加深。这种过度换气会导致肺部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从而打破血液酸碱平衡,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这时人可能会感到头晕、胸闷,甚至出现手脚发麻、抽搐,手指不自主地收缩呈“鸡爪样”等典型症状。
可不要认为呼吸性碱中毒只是“有点不舒服”而已,严重时同样会引起身体机能紊乱,甚至诱发昏厥、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所以啊,天热开空调享受清凉没错,但定时通风透气不能省!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每隔一小时就开窗通风5分钟,让新鲜空气进来,把污浊空气排出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还有哪些生活场景下容易“中招”?
车内开空调睡觉:汽车发动机连续运转会源源不断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未能及时通风换气,排出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空调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当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车内人员就有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空调房内吃炭火锅或烧烤:在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浴室内安装燃气热水器:许多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因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内,加上关窗关闭,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极易导致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