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娃吐到小脸发白,别喂药!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孩子突然呕吐,小脸煞白,胃里翻江倒海 —— 家长们这时候心都揪紧了,慌手慌脚想做点什么却又怕做错?别担心,多数情况下,只要做好防脱水护理,3 天内就能慢慢好转。其实呕吐只是身体的一种信号,此刻最该做的不是急着止吐,而是科学预防脱水、找准原因,帮孩子的身体慢慢恢复。这篇文章就告诉你,在家该怎么一步步护理,遇到哪些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

核心原则:呕吐是身体的“清道夫”,强行止吐不可取!科学应对防脱水!

第一步:呕吐发生时 & 刚吐完 (急性期:0-2小时)

保持冷静,防止误吸:

o 立即将孩子侧卧或坐起并身体前倾,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误吸),尤其小婴儿和意识不清的孩子!

o 清理口鼻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o 安抚孩子情绪,恐惧和哭闹可能诱发更多呕吐。

让胃休息!暂停进食:

o 绝对不要立刻喂水、喂奶、喂食物! 这是最常见错误!刚吐完的胃非常敏感,任何东西都可能刺激它再次呕吐。

o 建议“胃休息期”: 从最后一次呕吐算起,至少禁食禁水1-2小时(小婴儿可酌情缩短至30-60分钟,但需密切观察)。让胃有充分时间“安静”下来。

第二步:谨慎开始补液 (关键期:呕吐缓解后2小时起)

目标是预防脱水,不是止吐!补液必须极其温和、缓慢。

首选“神器”:口服补液盐 (ORS III):

o 第一推荐! 口服补液盐III。它含有精确的糖和电解质(盐、钾),能最有效补充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o 自制补液盐:米汤+盐溶液(500ml加细盐1.75g),如果家中没有ORS并且不能很快买到。

o 绝对避免: 果汁(含糖高刺激胃)、碳酸饮料(含糖高气多)、浓汤(油脂盐分高)。

“小量多次”黄金法则:

o 工具: 专用喂药滴管、小勺、小杯子。

o 方法: 每次只喂5毫升(约1茶匙)! 喂完后,等待 5-10分钟。

§ 如果孩子没再吐,再喂5毫升。

§ 如此反复,像“喂鸟”一样耐心。

o 目标: 第一个小时,能成功喂进去 50-100毫升 ORS液就算成功!不要追求量多,关键是 不刺激呕吐。

o 频率: 只要不吐,可以持续这个节奏,少量多次喂。

如果又吐了怎么办?

o 回到第一步: 立即停止喂水,重新开始 1-2小时的“胃休息期”。

o 休息期结束后,再次尝试更小量(如2-3毫升一次) 的ORSⅢ。

第三步:何时尝试恢复进食?

必须在呕吐完全停止或显著减少(如间隔数小时),并且孩子主动表示有饥饿感时开始。

食物选择:“温和”原则

o 首选: 米汤、稀白米粥(煮烂)、面片汤。

避免: 一切可能刺激或难消化的食物(蛋白、脂肪、糖分较高的食物):

o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油腻食物(炸鸡、薯条)、高糖食物(糖果、巧克力、甜饮料)、高纤维食物(粗粮、大量生蔬果)、辛辣食物。

喂法: 同样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不要强迫进食!

第四步:识别危险信号 - 何时必须立刻来急诊?

呕吐随着病情好转可以自行停止,但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出现严重问题,请勿犹豫,立即就医!

呕吐物异常:

o 带血(鲜红色或像咖啡渣的暗红色)

o 含黄绿色胆汁

o 喷射性剧烈呕吐(尤其小婴儿)

2. 脱水警示:

o 超过6小时无尿(尿不湿极干/大孩子不小便)

o 哭时无泪

o 口唇干裂

o 眼窝凹陷(看起来眼睛深陷)

o 囟门明显凹陷(小宝宝头顶软软的地方明显往下塌)

o 精神差(嗜睡、叫不醒、异常烦躁不安)

o 皮肤弹性差(捏起肚子上的皮肤,松开后超过 2 秒才回弹)

o 手脚发凉、皮肤发花

其他严重情况:

o 剧烈腹痛(孩子蜷缩、拒按、持续哭闹)

o 高烧不退(尤其小婴儿)

o 头部受伤后呕吐

o 伴有严重头痛、脖子僵硬、精神行为异常

o 小婴儿(<3个月)反复呕吐

o 睡眠中突然惊醒的呕吐

小贴士 (医生给家长的话):

孩子吐完一直睡,需要叫醒喂水吗?→若能被叫醒、哭声有力,可让孩子安静休息,1 小时后再尝试喂水;若叫不醒,立即送医;

呕吐时发烧,能吃退烧药吗?→体温>38.2℃且未频繁呕吐时,可喂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避免布洛芬(可能刺激胃);也可以选择小儿退热栓剂

多久能好?→病毒性胃肠炎呕吐通常 1-2 天缓解,若超过 3 天未好转,需就医排查其他问题

· “胃休息”和“小量多次补ORS”是应对呕吐的基石。 耐心很重要!

· 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止吐药! 儿童使用止吐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当使用有风险。

· 呕吐后短暂禁食不会饿坏孩子,强行喂食反而加重负担。

· 预防脱水是首要目标。 ORS是您在家对抗脱水的最佳武器。

· 相信直觉! 如果您觉得孩子“不对劲”,别犹豫,带来急诊让医生看看。

总结处理流程:

吐了 > 侧身防呛 > 清理口腔 > 安抚 > 禁食水1-2小时 -> 尝试小量多次ORS (5ml/5-10分钟) -> 不吐继续 -> 吐了再禁食 -> 4-6小时不吐后试温和食物

·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如果您按步骤操作后仍有担心,随时咨询医生 —— 我们会和您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

参考文献: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专家共识编写组.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04):421-453.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31220-00472

范娟,李茂军,吴青,等. 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9):1459-1462.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9.005

李洁,杨扬,梁志超,等. 北京地区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病原构成与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0):1104-1110. DOI:10.3760/cma.j.cn112150-20191129-00892

作者:盛梦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急诊科 主治医师

审核:郭琳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

评论
科普有我,张庄初中。
大学士级
其实呕吐只是身体的一种信号,此刻最该做的不是急着止吐,而是科学预防脱水、找准原因,帮孩子的身体慢慢恢复。
2025-08-13
双桂社区4
庶吉士级
已浏览
2025-07-31
吴有平
少傅级
已了解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