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虫子似乎变得多了起来呢~走在路上,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蝉鸣;夜晚开灯,也总是会有几只飞蛾在窗前起舞。
猩猩馆前的“神树”
而在红山猩猩馆前,有一棵神奇的麻栎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四季轮回。这棵麻栎树日常会被爱好者们亲切称为"神树"。因为每到夏天,这棵树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昆虫界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生物一同前来“聚会”~
那这棵麻栎树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神奇之树”呢?它都会吸引哪些昆虫前来“打卡”呢?我们又应该如何与它们和谐相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颗“神奇之树”的神秘面纱~
这棵“神树”它“神”在哪儿?
这棵高大的麻栎树“神奇”就“神奇”在,每到夏天,这棵树上就会出现许多神奇的“访客”!有硕大的锹甲、醒目的胡蜂、漂亮的花金龟,还有天牛、蝴蝶、天蛾、壁虎等众多生物,种类之多,数量之众,堪称红山生物多样性之“神树”!
夜晚的“神树”吸引了众多甲虫
而这棵树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昆虫前来,也并非是偶然,而是自然规律与生态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麻栎树本身是一种生长缓慢、寿命较长的树种,常常能存活数百年甚至更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不仅为自身积累了厚重的树干和广袤的树冠,也为周围的生物提供了稳定而丰富的生存资源。尤其是在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麻栎树进入生长高峰期,其生理活动也变得异常活跃。
白天的“神树”比夜晚的“神树”访客少一些
能量补给站是"神奇之树"最基本的功能。天气转热,树体内部的水分和养分流动加快,蒸腾作用增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使得整棵树的内部压力不断上升。
“神树”伤口流汁
当树皮因自然老化、风吹日晒或是昆虫蛀蚀而出现伤口时,栎树富含糖分的树液会因内部压力向外渗出。这种树液富含糖分和营养,吸引着锹甲、胡蜂、花金龟等聚集畅饮。
金环胡蜂 ©王瑞阳
夏季高温会使树液自然发酵产生酒精,一些昆虫在大量吸食树液后会出现类似"醉酒"的状态。不过也有像胡蜂这样对酒精耐受度较高,“酒量”大的昆虫。
黄边胡峰
成年胡蜂喜爱甜食,时常光顾“神树”,它们通常集小群,会驱赶其他昆虫。
Part.2
神奇之树上的“访客”们
社交俱乐部是"神奇之树"的第二个重要角色。
对锹甲和独角仙等具有领域行为的昆虫而言,这里不仅是食堂,更是展示实力、寻找配偶的社交平台。雄性锹甲会利用巨大的上颚与同性竞争,胜利者就能占据树液最丰富的位置,获得食物资源。
中华扁锹 雄
中华扁锹 雌
中国大锹( 刀锹属)与中华扁锹相比,上颚有向内弯曲的弧度,而且只有一个较大的内齿。雌性大锹的鞘翅有细密的刻点。
中国大锹 雌
中国大锹 雄
双叉犀金龟( 叉犀金龟属)俗称独角仙,力大无比,雄性会用分叉的长角相互角力,直至将对方掀落树下;今年数量较多,神奇之树上同时记录过近20只个体。
双叉犀金龟 雄
双叉犀金龟 雌
体型越大的个体往往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当弱势的一方独角仙被竞争对手赶走时,展开翅膀发出的“突突突突突突”的声音,像一辆大摩托在空中盘旋。
日伪阔花金龟(伪阔花金龟属 )
某种程度上,"神奇之树"就是昆虫界的"朋友圈",每天更新着各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资讯。
"神奇之树"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整个红山动物园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许多来访甲虫的幼虫期依赖腐殖质或朽木发育,成虫期则需要多样化的植物资源。如果没有良好的森林演替和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这些"隐秘居民"将无处栖身。
正如昆虫爱好者所说:"关注这些昆虫的同时,我们也在关注身边的环境。"
Part.3
如何安全欣赏这场自然奇观?
面对如此奇妙的自然现象,作为人类的我们该如何既满足好奇心,又不打扰这些小小居民的生活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相处指南,让你安全、文明地欣赏这场"神奇之树"盛宴。
保持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原则是最基本的准则。我们已经在"神奇之树"周围设置了竹篱隔断,建议大家保持一米以上的观察距离,这样既能看清昆虫活动,又不会惊扰它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座椅上方的区域——兴奋的甲虫或胡蜂有时会意外掉落,保持适当距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观察工具选择也很有讲究。推荐使用"虫虫镜"或长焦相机进行观察。这些工具能让我们在不打扰昆虫的情况下,细致欣赏它们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细节。
时间选择同样重要。如果想看"神奇之树"最热闹的场景,夜晚时分往往是最佳选择。
不必过度担心被昆虫伤害。它们来到"神奇之树"只是为了进食,无意主动发起攻击。除非受到直接威胁,否则大多数昆虫宁愿逃跑也不愿战斗。如果不慎有胡蜂靠近,保持镇定、缓慢离开是最安全的处理方式。
环保意识是更深层次的和谐共处。"神奇之树"及其访客的存在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这种奇妙生态贡献一份力量——减少使用杀虫剂、保护枯木和腐殖质、种植多样性本土植物,这些举措都能为昆虫创造更多栖息地。
当我们学会欣赏并尊重这些"小邻居"时,城市生物多样性才能真正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