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时光机|1862年的今天,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1862年8月2日,第一台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正式诞生。这台蒸汽机是我国清代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和他的好友徐寿在满清重臣曾国藩的支持下设计制造的。这台蒸汽机可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媲美,其结构及功能在当时都是一流的。1866年4月,他们以这台蒸汽机作为动力,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


安庆军械所制造的第一艘木壳蒸汽船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惨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要想抵御外侮,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自强。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应运而生。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设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旨在“师夷智以造炮制船”,通过引进和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枪炮弹药和轮船等军事装备,提升中国的国防实力。


安庆内军械所

在当时,制造蒸汽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工艺技能。当时,中国国内对蒸汽机的了解非常有限,既缺乏相关的技术资料,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但徐寿、华蘅芳等科学家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毅然承担起了这一重任。

他们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蒸汽机的资料,从上海墨海书馆买到的《博物新编》一书中,了解到了轮船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还找到了一张蒸汽机略图。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四处搜集资料,为研制工作提供支持。在对资料进行反复揣摩和周密计算后,华蘅芳绘出了制造图样。然而,仅有图纸还远远不够,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   当时的安庆内军械所设备简陋,几乎全靠手工操作,这给制造高精度的蒸汽机零部件带来了极大挑战。但徐寿和工匠们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手工工具一点点地制作出了各个零部件。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1862年7月,第一台蒸汽机终于试制完成,并于8月进行了正式试验。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曾国藩在当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试验的情形:“华蘅芳、徐寿所作火轮船之机来此试演。其法以火蒸水,气贯入筒,筒中三窍:闭前二窍则气入前窍,其机自退而轮行上弦;闭后二窍则气入后窍,其机自进而轮行下弦。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约试验一时。”试验结果令人振奋,蒸汽机运转正常,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

这台蒸汽机的成功制造,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后续制造蒸汽轮船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曾国藩观看试验后,由衷感叹:“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也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机器制造时代。这台蒸汽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制造蒸汽轮船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以后各种机器的制造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逐步建立。

参考来源:新华网、腾讯网、《文史春秋》

内容来自: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论
科普62969f0be44d2
庶吉士级
已阅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