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又到槐花绽放时,树下黏糊糊的东西竟是它……

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号
收藏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人们常说“五月槐花香”

可这都已经是八月盛夏时节了

北京的槐花怎么又开了?

并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槐树下面总是有一层粘液

难道这些粘液都是槐花的花蜜吗?

一、现在盛开的是国槐而非刺槐

其实眼下进入花期的是北京的乡土树种国槐,并非春季刺槐(洋槐)的“二次返场”。二者虽然都是豆科植物,但在生活习性和性状特征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1.花期不同

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的花期通常在7—8月的盛夏时节,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或黄白色,且国槐花没有明显的气味;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也被称为洋槐,花期一般在4—6月的春夏时节,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且芳香,也有红花刺槐品种,是常见蜜源。

2.形态不同

国槐树皮灰黑色,纵裂较浅,枝条无刺,枝叶茂密,绿荫如盖,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刺槐树皮灰褐色,纵裂深,枝条具托叶刺,树冠宽阔,枝叶浓郁,可作遮阴树或行道树。

3.今年国槐花量显著增加,主要与气候条件和大小年有关。

01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今年早春气温偏高,快速积累的有效积温使国槐发芽生长期提前,并且,6月下旬的连续高温天气抑制了国槐的枝叶生长,养分集中供应花芽分化与开花,形成了盛夏时“花量爆发”现象。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的集中降雨为国槐提供了充足水分,满足开花期对水分的旺盛需求,水分充足不仅保障了花芽的发育,还延长了花期,使花朵开放更集中、花量更大。

02国槐开花的“大小年”国槐开花存在明显的“大小年”规律,即一年花量多、次年花量少的交替现象。根据生长周期,2024年国槐开花量偏低,树木积累了更多养分,到了2025年开始“补偿性”开花,形成“大年”特征。

二、粘液不是花蜜是蚜虫

不少人发现,树下的人行道、停放的车辆上总有一层黏糊糊的液体,甚至雨刷器都难以刷净。然而,这并不是槐花花蜜,也不是树胶,而是蚜虫分泌的蜜露。

1.蚜虫

蚜虫是半翅目蚜总科昆虫的统称,以群聚方式栖息在植物嫩叶、嫩茎、花蕾等部位,用针状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它们的食谱广泛,除国槐外,杨树、柳树、松树、月季等600余种植物均是其宿主。蚜虫通过孤雌生殖(雌虫无需交配即可产卵)繁殖,部分种类一年可繁殖30代以上,种群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2.黏液其实是蜜露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时,无法完全消化其中的糖分,多余的糖类物质会以蜜露形式排出体外,这些蜜露呈半透明状,黏性极强。

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国槐的枝条和花序上就会有大量蚜虫,分泌的蜜露便会滴到树下,蜜露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占比约80%),其余为氨基酸、矿物质和水分,本质上是一种高浓度糖溶液,不存在污染和有毒的问题。

3.为何国槐树下更常见?

01花期与蚜虫繁殖期重叠

7-8月是国槐盛花期,也是蚜虫的繁殖高峰期,二者时间上的同步为蚜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02国槐的“温和防御”

国槐对蚜虫的抗性较弱,更易成为蚜虫的“聚集地”。不过一般来说,蚜虫对于国槐的树体健康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作用,虫害较严重时,可以通过释放天敌瓢虫,来抑制蚜虫。

03国槐占比高

据统计,北京的林荫路共有6000多条,栽植了超过127万株树木,其中槐树占比43%,密集的种植为蚜虫的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如何清理蜜露?

1.车辆清洁

蜜露遇水后黏性增强,建议先用湿毛巾擦拭表面蜜露,再使用中性洗洁精或专用汽车清洁剂清洗,最后用清水冲净。

2.衣物处理

蜜露沾染衣物后,应尽快用温水加洗衣液浸泡,避免糖分渗入纤维。若鞋底沾染,可用湿布蘸取少量酒精擦拭。

3.个人防护

出行时尽量避免穿浅色衣物,减少蜜露沾染;骑行或步行通过槐树下时,可佩戴口罩和眼镜,防止蚜虫飞入口鼻。

内容来自:北京科学中心

评论
汪得君
大学士级
读了这篇文章,有种恍然大悟的亲切感。原来那些春夏之交沾在地上、车上的黏腻物,不是露水也不是花蜜,而是蚜虫的分泌物——蜜露。这小小的细节,藏着自然界里不显眼却精密的生态关联。
2025-08-10
罗正云
学士级
 从槐花讲到蚜虫再到清理方法,内容超全面,不愧是北京科学中心的科普,给力!
2025-08-10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大学士级
八月,当盛夏的蝉鸣奏响,随着北京的国槐悄然绽放,在枝头勾勒出别样景致。不同于春日刺槐,此次国槐因气候与大小年花量繁盛。树下黏糊之物并非花蜜,而是蚜虫蜜露,我们可依不同方法巧妙清理。
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