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汤姆逊模型与玻尔模型:原子结构认知的跨越>

科学家的小跟班
原创
由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打造的趣味科普平台!
收藏
视频简介: 汤姆逊模型(1904 年)将原子比作 “葡萄干布丁”,认为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嵌入其中,虽解释了电中性,却无法说明 α 粒子散射实验。玻尔模型(1913 年)结合量子理论,提出原子中电子在固定轨道绕核运转,能级跃迁产生光谱,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经典物理向量子物理的关键过渡,为现代原子理论奠基。两者体现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知的递进。

内容来自:素材来源于原创、科普赛事优秀作品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