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感染者常突发高烧、关节剧痛,甚至行动困难。面对这种蚊媒传染病,许多人因疼痛难忍盲目用药,殊不知这样反而可能加重风险!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基孔肯雅热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支持身体,其中对剧烈关节痛和高热的管理尤为关键。那么,如何科学用药?哪些药能用?哪些是禁忌?
阶梯止痛,安全为先
基孔肯雅热发病初期,常表现为高热和剧烈的关节、肌肉疼痛,此时科学镇痛是治疗核心。
1.休息是基础:务必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给身体恢复的时间。
2.科学镇痛退热——阶梯用药是关键:
第一级(基础首选)
对乙酰氨基酚(首选药物),成人使用500毫克(mg)~1000 mg,每4~6小时(h)1次,每日最大剂量4克(g);儿童10~15毫克/千克体重(mg/kg),每4~6h使用1次,每日最大剂量60mg/kg,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天(口服液和滴剂3月龄以上可用,片针一般推荐2岁以上)。
优点: 相对安全,胃肠道刺激较小。
注意: 严格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要求,避免超量(过量可致严重肝损伤)。
第二级(加强):弱阿片类药物
如果对乙酰氨基酚单药疗效不佳,可以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
注意: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警惕可能的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头晕;有成瘾风险,应短期使用。
第三级(强效):强效阿片类药物
仅用于疼痛非常剧烈(疼痛评分>7分)或持续无法缓解的情况。必须由医生严格评估后开具处方,短期使用。
高度警惕:成瘾性、呼吸抑制、严重便秘等风险,需密切监护。
NSAIDs使用——重中之重,禁忌必须牢记!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有抗炎镇痛作用。但其存在一个致命禁忌——登革热患者禁用。故在明确排除登革热之前,绝对禁止自行服用NSAIDs!
登革热可能导致严重出血、休克,NSAIDs可能增加登革热患者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应禁用。基孔肯雅热早期症状(高烧、剧痛)与登革热极其相似,必须通过血液检测(如NS1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来区分。因此,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测明确诊断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即使排除登革热后,使用NSAIDs也必须遵医嘱。注意其潜在的副作用:胃肠道溃疡/出血、肾功能损害、心血管风险等。有胃溃疡、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需慎用或禁用。
防蚊是根本: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可以采取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裤、安装纱窗纱门、清除积水等措施。
耐心与坚持:急性期积极治疗,慢性期坚持康复锻炼,多数患者的关节症状最终能得到改善;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治疗是顺利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