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省级一等奖:《与AI同频共振的时代》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灵武市第一中学-孙佳-辅导老师:杨丽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此规划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计划发展,它称“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发展,跨越三个阶段,预计在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将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发展确实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但人们何尝不想想,如果一味地依赖于人工智能,就会失去了它的本心。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照亮未来。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移动支付改变了人类的支付方式,高铁和共享单车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与出行习惯……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生活中的需求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扰,互联网下的沟通似乎更便利无所束缚,但它也同时让我们跌入信息茧房而无法自拔,所以,我们应以理性思维来辩证看待科技的发展,即使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仍要有正确的自我劳动意识,要辩证看待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海洋中披沙拣金,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让科技为人类造福,这才是我们推动科技发展的初衷。

时间来到2030年,此时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领先于世界。时间穿梭至2030年,同学们和我都坐在班里听课,讲台上站着的已不是老师,而是人工智能,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AI,在上课时,我们使用的不再是最初的纸张课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摆放只一个AI虚拟课本,这种课本是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虚拟数字所描绘出来的,我们可以在空中用手比划出样式来进行学习,这不但可以拓展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创新能力。随着铃声的响起,我们先开始了外语课,每一个同学都翻着自己的虚拟课本,然后开始与AI进行模拟对话,他可以流利地说出各国语言,我静静地用手翻着画面,AI则坐在我旁边,我与他进行着英文对话,我的语言不是很流利,他则慢慢的会纠正我的读音,他可以随时变换成一个外国好友,与我进行交流,当我在交流上出现障碍时,可以快速为我模拟出一幅真实画面,让我深刻了解。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绘画课,刚开始上课时,AI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电子的旋转墙,仿佛就是一个璀璨缤纷的新世界,勾勒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将星星点点点缀在画卷上。我们的手仿佛是画笔一般,在墙上随意创作,我和AI聊着现代绘画的发展,我问他:“你是如何看待现代绘画界的抽象艺术?”他说:“绘画是具有感情色彩的,它寄予着人们在某一阶段的情绪变化,它最能反映人们的情感,抽象艺术虽然形式上不合乎常理,表现单调,富于平常,但它往往更加有艺术感。”我听得津津有味,深陷其中,AI的认知常常会改变我对他的看法。

但是“AI真的会思考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疑问。AI的发展都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方式来逐渐提高,AI的发展也许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我认为,人类创造了AI,AI也会引领着人类持续的发展,AI的思维方式将会是人类所企及不到的,我们会从中学到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它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科技所赋予的,更是人类的本心。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利用AI,为我们做出极大的贡献,那么,那么AI的突破何尝不是人类自我的突破呢?《光明日报》中曾说,如果人们的生活本质并未因科技而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并没有因科技而提升,那就不能认为是我们主导了科技进步,而是我们为科技所奴役。

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仅仅是我国的巨大突破,更可以为全世界做出新的突破,引领全世界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明天。

内容来自: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