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省级一等奖:《科研精神,时代之光》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第二中学-刘妍语-辅导老师:孙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阅读完《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后,我感触颇深。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我认为其中的精神内涵或许就是这四大精神吧。

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古往今来,家国的观念已深深熔铸进华夏子孙的意识中。爱国是无私无畏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秉着“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的志愿,远在大西洋彼岸,拥有功名成就的钱学森仍心系祖国,放弃优越环境,回到祖国怀抱。即使困难重重,也要为祖国竭尽所能,贡献气力。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言:“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精美的鸟笼可以束缚鸟儿的身躯,却无法关住它们向往自由的心。面对美国政府的扣留,他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时刻准备启程回国。即使被束缚,却永不停止挣脱,渴望翱翔于祖国蓝天之上。他与于敏等许多青年科学家隐姓埋名投身于戈壁,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守得导弹制成。壮丽的蘑菇云与万里风沙间腾空而起。从炮火动荡中走来,深知科技实力是关键。1964~1967仅用了三年时间,中国用实力、用速度、用质量突破技术封锁,成功爆炸氢弹、原子弹,增强了国防实力。而他们不讲求于功名,仍埋首纸堆,兀兀穷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胸怀祖国,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不正是当今中国科学家所追求的吗?

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谁更具创新意识,谁就能更好地把握时机,开创事业。脚踏实地,仍不忘仰望星空的浪漫,不懈的努力,亦可承载宇宙之心。“牧星人”孙家栋钻研航天技术带领团队攻克道道难关,他坚信: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有将科技与创新紧密结合,给新的发展动力添上双翼,才能抓住发展的机会。“东方红”以来,升起数十星盏,以熠熠北斗为指引方向。中国航天技术从跟跑到领跑,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将目光投向浩瀚海洋,以理想为因,行动为果,在人世中激流勇进,绘出一条条时代航线,不懈矢志。“蛟龙”掌舵人叶聪,将图纸化作潜海利器,“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深海中探索一次次超越极限,一次次突破记录。以圆规为舵,画笔为航,用图纸绘起蛟龙的壮阔蓝图。面对困难,一路过关斩将,永不言弃,才铸就如今辉煌。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正是当代中国科学家所追求的吗?

三、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化身为闻一多笔下的红烛,将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历史应该铭记这些人,他们用微弱却执着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整个人类前进的路。高锟先生长期致力于光纤通讯研究,即使无人问津,遭受质疑,却仍埋首案牍,孜孜不倦。在无数次的实践与改进中成功地用一根小小的光纤,改变了传统通讯业的现状,就此开辟全球光学通讯的新纪元。从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到备受尊敬的光纤之父,这一路注定不顺利,而高锟先生却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学识与创新结合,踏过崎岖泥泞,终至彼岸。他用光纤织出了一个星光人生,支出了一张信息网。川端康成酷爱文学,以笔为食;梵高狂爱艺术,一生都为艺术奉献。他们追求文学艺术的美,执着于心中那片沃土,他们终将会与“皮格马利翁”一般,如愿以偿。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不正是当前中国科学家所追求的吗?

四、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完工,即将通车时,总工程师林鸣已61岁,满头银发的他难掩激动,以跑完全桥的方式铭记这珍贵的一刻。在奔跑的过程中,林鸣可曾想起,当年面对中国在岛隧工程技术领域的空白,他与团队与月亮为友,同星星做伴,点灯熬油,刻苦钻研。不仅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还创造出许多世界工程奇迹。正如他的名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已过花甲,仍永长帅旗,带领团队研制出“神威”巨型机,实现了峰值跨越。数百项专利背后是愈挫愈勇的顽强;一年安装十节城管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披星戴月的坚守;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背后是精益求精的严苛,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他们身负重任,无惧前路。执科技之笔,谱写了新时代的华章。

集智团结的协同精神;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不正是当代中国科学家所追求的吗?

他们是普通的中国工程师,也是敢为人先,勇担重任,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他们的使命各异,但所有人的使命都是为了中国梦而奋斗,都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一切创新都要建立在正确认识现实事物及规律的基础上,脱离现实的创新是空中花园,所以,科研精神,不仅要发扬,更要付诸于实践中,为中国梦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内容来自:宁夏科学传播

评论
一千里走生活
学士级
学习
2025-09-13
包庆华
太傅级
阅读
2025-09-10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