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加速肾病的血泪教训,希望你再也别踩

医路肾康
原创
传播肾病医学信息·荟萃学科人文交流
收藏

肾病的治疗与康复是一场 “持久战”,很多患者病情恶化,并非因为疾病本身难以控制,而是在日常护理中踩了一个个 “加速雷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错误选择,像一把把 “隐形刀子”,慢慢拖垮肾脏,等到察觉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每一个教训都让人追悔莫及。

雷区一:无症状就放任,熬夜喝酒毁根基

不少患者查出肾炎(如 IgA 肾病、膜性肾病)后,因没有明显水肿、腰痛等症状,就觉得 “病情不严重,不用在意”,照样保持熬夜、喝酒、吃高盐外卖的坏习惯。有位患者确诊肾炎时尿蛋白仅 1g / 天,医生反复叮嘱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他却觉得 “没不舒服就没事”,每天凌晨两点才睡,周末还和朋友聚餐喝酒,顿顿离不开麻辣火锅、酱卤味。不到半年复查,尿蛋白直接飙到 3g / 天,肾功能指标也开始异常,原本通过药物就能控制的病情,硬生生拖到需要强化治疗的地步,错过最佳控制期。

肾脏的损伤往往是 “无声的”,早期无症状不代表没有病变。熬夜会打乱肾脏的代谢节律,影响毒素排出;酒精和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刺激肾小球持续受损。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肾脏可能已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治疗难度大幅增加。

雷区二:迷信偏方停西药,马兜铃酸致肾衰

“偏方治大病” 的误区,让很多肾病患者付出了惨痛代价。有位高血压肾病患者,医生给他开了沙坦类降压药,既能降压又能降蛋白,病情控制得很稳定。可他偶然听说某 “老中医” 的 “排毒中药” 能 “根治肾病”,便擅自停用降压药,每天喝三大碗中药。半年后,他出现尿量减少、全身乏力的症状,检查发现血肌酐飙升至 700μmol/L,已发展为尿毒症,需要终身透析。后来才知道,他喝的中药里含有马兜铃酸 —— 这种成分会直接损伤肾小管,导致不可逆的肾间质纤维化,是诱发肾衰竭的 “元凶” 之一。

肾病治疗需要科学规范,医生开具的药物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方案。偏方往往成分不明,可能含有肾毒性物质,不仅无法治病,还会与正规药物产生冲突,加速肾脏恶化。停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降压药、免疫抑制剂),更是会让病情失去控制,陷入危险境地。

雷区三:透析后 “放飞自我”,高磷饮食引并发症

有些患者开始透析后,觉得 “透析能兜底,吃什么都无所谓”,彻底放开饮食禁忌,大量吃高磷食物。有位透析患者,透析初期指标还比较稳定,可他总忍不住吃火锅、坚果,每周至少吃两次火锅(毛肚、鸭肠、丸子等高磷食材管够),每天还会吃一把核桃、杏仁。仅半年时间,他就出现严重的骨痛、皮肤瘙痒,查血磷值高达 3.2mmol/L(正常范围 0.81-1.45mmol/L),还伴有血管钙化,透析时频繁出现低血压。这些并发症不仅让他痛苦不堪,还大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透析对磷的清除能力有限,高磷饮食会导致磷在体内大量堆积,引发高磷血症,进而导致骨病、皮肤瘙痒、血管钙化等严重并发症。透析不是 “免死金牌”,只有严格遵守饮食禁忌,控制磷、钾摄入,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和生存时间。

雷区四:感冒硬扛 + 乱用药,双重打击伤肾脏

感冒发烧、头痛腰痛是常见的小毛病,却可能成为肾病恶化的 “导火索”。有位慢性肾病患者,感冒后觉得 “扛一扛就好”,没及时就医,结果引发肺部感染,诱发肾病急性加重,尿蛋白骤升,肾功能快速下降。还有人头痛时随手吃布洛芬,腰痛时贴含冬青油的膏药,这些药物都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布洛芬可能损伤肾小管,冬青油的代谢产物会刺激肾脏,长期或过量使用,会让本就脆弱的肾脏雪上加霜。

肾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感冒后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扩散,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肾脏损伤;而盲目使用肾毒性药物,更是会直接对肾脏造成 “二次打击”。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肾脏安全的药物,绝不能硬扛或乱用药。

这些血泪教训都在提醒我们:肾脏经不起折腾,每一个错误选择都可能让多年的治疗白费。护肾要避开这些坑:严格遵医嘱吃药,不擅自停药或换偏方;坚持清淡饮食,控制盐、磷、钾摄入;规律作息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感冒发烧及时治,不硬扛;拒绝肾毒性药物,用药前咨询医生。

肾病治疗没有 “回头路”,早期预防、规范护理才是关键。别等病情恶化才醒悟,从现在开始,避开这些 “加速雷区”,才能守护好肾脏健康,让病情稳定在可控范围,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内容来自: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