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什么是防空警报?为什么9月18日要拉响防空警报?丨热点科普

科普熊猫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科普号
收藏

什么是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1. 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2. 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3.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


9月18日为什么要拉响防空警报

9月18日拉响防空警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北大营,侵占东北三省,开启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这一事件导致东北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无数生命遭受残酷迫害。拉响防空警报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也是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同胞和抗日英烈的深切缅怀。

2. 居安思危,强化国防意识

和平时期,人们容易淡忘战争的残酷。通过拉响警报,提醒民众勿忘国耻,增强国防观念和危机意识,激发爱国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3. 检验设备,提升应急能力

防空警报系统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试鸣可检验警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同时让民众熟悉警报信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内容来自: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