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秋天的小宝藏:板栗的营养益处与食用小贴士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随着秋天的到来,街头巷尾弥漫着一种独特的香气——那是新鲜炒熟的栗子所释放的诱人香味。栗子,这颗金黄色的果实,其外壳坚硬而栗肉细腻,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被现代人视为健康的零食之选。它不仅仅是秋天的味道,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食用它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其营养,以及在享受时需要避免哪些搭配和误区。那么,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秋季的美味宝藏吧!

板栗的营养价值

栗果蕴藏的热量与面粉、大米等主食相近,并且具有小麦和大豆的长处,无论生食、炒食还是蒸饼、做菜,无不相宜,尤其是糖炒栗子,收获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的喜爱。科学研究发现板栗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肌体免疫力,它Vc含量比桃、梨、苹果等果品高5~10倍:钙、钾、锌的含量高于山楂,还有米面中所缺乏的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等成分。板栗既是果品,又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其滋补能力堪与人参、当归、黄芪相媲美,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故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唐代药王孙思邈称板栗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中医认为,板栗有养胃、健脾、补肾、活血止血等功效,并有益于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

板栗的食用小贴士

选购要点:挑选栗子时,不要一味的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金黄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间有些发褐,是栗子所含酶所发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均可放心食用。

保存方法:千万不要被板栗所具有的坚硬外壳所迷惑,其实它有着一颗柔软的内心,稍有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和变质,不仅影响风味,甚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短期存储建议冷藏或放置室内干燥通风位置,长期建议放入密封袋冷冻保存。要定期检查板栗的质量,以免误食霉变的板栗。

食用前的处理:为了防止栗子爆裂,烹饪前记得在果实上划一小口,这样既能保证烹饪均匀,又能避免爆裂伤人。

食用量: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容易滞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作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的吃。

额外注意人群:

糖尿病患者:由于板栗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应考虑其对血糖的潜在影响。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食用,并监控血糖水平。

减重或控制体重的人群:由于栗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淀粉,过多食用可能导致摄入热量过高,不利于保持体重。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例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由于板栗中的纤维含量较高,这些患者食用板栗可能导致胃肠不适。

特定的健康状况:如某些肾脏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控制钾的摄入,而板栗含有较高的钾,因此可能需要限制食用,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谨慎选择。

当秋风渐起,金栗飘香,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浓厚的秋意。它那丰富的营养和特有的口感,时常让我们为之倾倒。然而,正确地欣赏和食用它同样重要。希望通过本文,大家不仅能深入了解栗子的益处,还能掌握合适的食用方法,让每个秋季都成为一个美味与健康并存的时节。

作者:

王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护师  

胡梦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主管护师  

审核:辛晓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营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9-25
冰冷的水
太师级
深入了解栗子的益处,还能掌握合适的食用方法,让每个秋季都成为一个美味与健康并存的时节。
2025-09-26
夏龙滨
大学士级
了解了
202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