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几场秋雨,让我们感觉到阵阵秋凉。老百姓有句俗语“秋不养肺,冬病缠身”,如果在秋天不注重养肺,那么到了冬天就很容易生病,它道出了秋季养生的重要。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在论述秋季养生时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养肺是关键,此时我们把肺养好了,冬天才能少生病。我们该怎样养肺呢?我们可以通过经典诵读、饮食调养、穴位按摩等方法来养肺,为身体筑牢一道健康防线。
【认识人体的肺】
我们的肺与呼吸运动和水液代谢关系密切,中医称之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有一个特点,是“喜润恶燥”。秋天,燥气当令,容易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大便干燥等症状,或者当我们受到燥邪侵袭,就容易伤及肺脏,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干燥等不适。
肺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耐寒热,为娇脏”。人体的肺上连鼻子和喉咙,直接和外界相通,容易受到风寒、风热、燥邪侵袭,同时环境对肺的影响也很大,比如粉尘、雾霾等,容易伤及肺脏,因此我们要注重养肺,让肺强壮起来!
【经典诵读】
我们现在读书多以“看书”为主,读书需要做到眼动、口动、手动、心动,要一起动起来,方能体会读书的妙处。在诵读时,择一处安静之处,可以是公园、庭院、卧室、书房等处,选择经典著作中关于秋季养生的文字和秋季养生歌诀,进行诵读。
1.秋季养生经典文字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段经典文字选自《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主要讲述的是古人在秋季养生的智慧。“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指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同时由此产生的顺应自然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其中代表性的是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通过竖版文字的呈现,让我们在诵读中,不停地点头,来强化我们对古人秋季养生智慧的认同,加强诵读的效果。
孔子说:“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通过诵读经典,体悟古人顺时养生的智慧,将这份智慧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助力健康生活。
2.秋季养生歌
秋天到,万物收。保养肺脏时机到。天人相应最重要。早卧早起精神好。吃点白,吃点酸,少点辛,少点寒,食物多样细细嚼。闲时商音入耳中,阳春白雪疏肺经。秋天到,燥邪盛,滋阴润燥最重要。鸟戏养肺天天练,鸟伸鸟飞显奇功。按照海,揉太溪,敲三阴交,酸酸胀胀真奇妙,每天1次要牢记,补肺阴,祛燥邪,好诀窍。

这个歌诀是根据秋季养生的特点,从起居、饮食、音乐、运动、穴位、情志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诀。通过诵读,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饮食调养】
在秋天,饮食上通过“吃点白”“吃点酸”“少点寒”“少点辛”,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吃点白”:白色对应五行之中的金,与人体之肺相应。白色食物具有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要多吃莲藕、梨、白萝卜、银耳、百合、莲子、山药等白色食物。
“少点寒”:少食黄瓜、苦瓜、冬瓜、西瓜、绿豆等寒性食物和水果。秋天应避免多食寒性食物而损伤脾胃阳气。
《黄帝内经》中的《脏气法时论》中提到,“肺主秋…… 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是,秋天饮食要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
“少点辛”:辛味食物,它不仅仅是辣椒,中医的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特点,因此辛味食物还包括常见的生姜、大蒜、葱白、韭菜、花椒、肉桂等。在秋天,我们要少食辛味食物。
“吃点酸”: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生津液”的特点,常见的食物和水果有番茄、柠檬、山楂、乌梅、葡萄、菠萝等。多食酸味食物和水果,有助于生津润燥。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有很好的养生效果。秋天,燥气当令,秋燥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甚至出现咳嗽、喘息等肺系疾患。我们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应对秋燥和补养肺气。通过选择按摩照海,太溪,三阴交来养肺润燥,按摩迎香、肺俞、太渊来健肺养肺。在使用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以感觉到酸、麻、胀、重为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损伤。
照海: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有滋阴清热、利咽安神之功效。拇指按揉为宜,每次3分钟。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有补肾滋阴、强腰健骨之功效。拇指点按感到酸胀为宜,每次3分钟。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是脾、肝、肾三经交汇处,能健脾、调肝、益肾,有滋阴润燥之功效。拇指揉按,每次5分钟,孕妇禁用。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有宣通鼻窍、疏风解表之功效。双手食指同时揉按3分钟,感局部发热即可。
肺俞: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调节肺气,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手掌来回摩擦至发热,或用拇指点按,每次3分钟。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3分钟。

中医养生的智慧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这个秋天,让我们用中医智慧呵护身体,享受清爽舒适的秋日时光!

作者:许昌学院 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