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动监测,科学防护:筑牢淋巴瘤康复期安全防线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
原创
中国抗癌协会官方科普平台
收藏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14:康复期间,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核心观点一:严防感染,发热立即就医。

观点解读:康复期免疫力较弱,需勤洗手、避开人群密集处,减少感染风险。每天测体温,若超过 38℃可能是感染信号,需尽快就医。流感季节尤其要注意防护,外出戴口罩。

核心观点二:避免外伤,警惕出血症状。

观点解读:血小板减少易引发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磕碰。建议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日常观察皮肤是否有瘀斑、鼻腔或牙龈异常渗血,发现后及时处理。

核心观点三: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观点解读:按医生建议定期抽血检查,血常规可监测白细胞、血小板是否正常,肝肾功能检查能发现药物副作用或身体代谢异常,帮助早干预。

核心观点四:饮食均衡,忌生冷辛辣。 

观点解读: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果),增强抵抗力。避免生食(如刺身)和辛辣刺激食物,防止肠胃不适或感染风险。

核心观点五: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心理支持。

观点解读:康复期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可通过深呼吸、冥想调节情绪。加入病友互助团体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核心观点六: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处理。

观点解读:若出现持续发热不退、明显乏力、伤口出血不止等情况,不要拖延,立即联系医生。这些可能是感染加重或严重并发症的信号,需专业评估和治疗。

内容来自: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2025-09-27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9-27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