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大理大学分课堂第六讲以“荣光见证者,强国追梦人”为主题,邀请大理大学优秀毕业生、退役军人郭子杰为师生讲述他一步步从琴房走向阅兵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成员身份接受祖国和人民庄严检阅的经历。学校党委副书记杨洪,副校长穆智出席大讲堂。
“重回母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普普通通的我有一天能走进人民大会堂、踏上阅兵场、参与南京国家公祭日仪式,还多次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升起。这些经历,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奏响了我的成长旋律”郭子杰向青年学子们娓娓道来。他从在学校读书期间的经历开始分享,从一个在学校里并不起眼的腼腆男孩成长为参与了三次阅兵的战士,郭子杰这一路走来付出了许多汗水与艰辛。他毕业后下新兵连开始学习上低音号,“长时间托举着约4公斤重的上低音号,我手臂酸痛到几乎失去知觉,但为了保证演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吹奏技巧,克服任何层面上的不适,全力以赴地做准备。”当在场的同学为此感到震撼时,郭子杰说:“‘站五小时不倒,憋五小时不尿,吹五小时不累’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训练的真实写照”,现场的青年学子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阅兵当日,当国旗护卫队护送着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全场高唱国歌,那种震撼心灵的场面让我热血沸腾,泪水再一次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我们全神贯注地演奏着每一首乐曲,看着一列列整齐的受阅方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郭子杰向青年学子分享三次受阅经历,在场的教师和青年学子深受鼓舞。
聆听了郭子杰三次阅兵经历的讲述后,来自艺术学院2025级音乐1班的万成同学难掩内心的激动:“见到郭学长,聆听他三次参加阅兵的故事我十分振奋,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向郭学长学习,学习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增强国防观念,主动地、系统地学习国防知识。军训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学习了必要的军事技能,掌握了基本的国防知识。再次向郭学长致敬!您是我们的榜样!”
来自法学院2025级法学2班的张诗瑶同学表示:“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郭学长的分享,内心深受鼓舞。我曾以为阅兵的荣耀是挺拔的身姿和整齐的步伐,今天才明白,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浇筑,是脚上磨出的血泡与肩上扛起的责任。郭学长用青春丈量强军之路,用坚守诠释报国之志。我将铭记这份感动,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追梦人!”
文学院专职辅导员李娟在聆听了郭子杰三次受阅的分享后深受震撼,她说:“这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荣光见证者,强国追梦人’的千钧分量。作为新生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要引导新生们从榜样的足迹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征程。我愿做他们青春的摆渡人,陪伴他们在大理大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将见证荣光的感动,化为持续追梦的行动。”
来自医学部的专职辅导员秦鑫内心深受鼓舞:“郭子杰用亲身经历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郭子杰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强国强军’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它蕴含在无数人精益求精的坚守中。作为老师,我们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思政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更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榜样力量,用真实的故事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
荣光见证者,强国追梦人。一次参阅,一生光荣;两次受阅,无限荣耀;三次见证,毕生荣光。郭子杰,这位来自我校的优秀毕业生,从滇西山村走向天安门广场,从青涩新兵到三次受阅的优秀军人,郭子杰用自己的军旅生涯诠释了军人的钢铁意志和极致坚守,也用自身经历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引导了青年学子心怀家国情怀,努力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分课堂结尾,郭子杰指挥2025级全体新生在激昂的伴奏中齐唱《强军战歌》,青年学子们用嘹亮的歌声致敬荣光,唱响青春斗志。
郭子杰是我校艺术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毕业后服役于第二炮兵某部、解放军军乐团。参军12年来先后参加2015年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2019年10月1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2025年9月3日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多次参与外国元首访华欢迎仪式、建党百年大会、党的二十大开闭幕式、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80周年、12·13南京国际公祭日、天安门升旗等一系列国家内外事司礼仪式。
作者: 李露璐 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