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海建辉-辅导老师:查灵凤
公元2075年,人类所面对的巨大难题就是土地资源稀缺,温饱问题无法解决,人口过度膨胀,许多人无家居住。世界联合国提出一些方案进行“自救”。
在月球和火星进行种子培育。事不宜迟,在完成第八次科技革命的人类,在量子纳米技术和宇宙飞船等方面研究取得巨大成就。
科学家刘羽在“鹏程”实验室按下发射按钮,说道:“终于上天了”。
随着“鹏程一号”的发射,种子培育工作开展。但是搭载此次飞船的科研小组组长高杰眉头紧锁,因为以前在月球上建造的基地已被太阳风暴摧毁,于是人们只能重新搭建基地。“建月”型机器人们依靠着太阳能持续工作。只是短短几周的功夫,全新的基站便建好了。
刘羽博士下达指令:“全面推进小麦种子研究培育,时间紧任务重,加速完成”。
“保证完成任务”。
高杰说着便带领一些人在月背开展实验。搭建和培养仓后,依靠从地球上带来的种子开展实验。“博士,第481号小麦种子死亡。”
“继续干!”
实验连续进行了几周,只完成了小麦种子的生长,但不到几天就会枯萎死亡。工作开展如今寸步难行。刘羽下达指令“火星种子培育任务开始”!“保证完成任务。”搭载着“祝融七号”的陈宇的团队前往火星执行任务。庆幸的是他们并没有遭受太阳风暴。“建火”型机器人们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得胜”实验室的建造。不幸的是,这里的玉米种子培育实验也毫无进展。在两年后,两个团队终于培育出来了小麦和玉米种子在月球和火星土壤的种植。是无法做到大量种植。因此,另寻出头迫在眉睫。
面对现在这棘手的问题,另一位博士——李奥站了出来。他提出距离地球大约有16光年的格利泽832c,是位于天鹤座的一颗恒星,他的母星是红矮星格利泽832c。红矮星的寿命一般较长,可供人类长期生存。它早在50多年前就被发现。现在由汪振带领的团队搭载着人类史上第一艘宇宙飞船启程前往格利泽832c,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在刘羽这边,月球和火星种子培育有了新的进步。高杰的团队在月球成功培育出小麦种子的生长,不但解决了种植问题,而且将这种小麦种子带回到地球进行种植。可惜的是,它的产量不稳定!着急的高杰便想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强行给种子注射了生长激素α从而来增加产量。刚一开始,小麦果然生长旺盛,可是到了第16天,小麦种子突然坏死。反观陈宇这边,玉米种子恰恰种植良好,长势旺盛……很快8年过去了,陈宇团队的种子培育工作开展顺利。
高杰在经历了生长激素α的失败后,在不断地尝试中终于以生长激素γ使得小麦种子大量种植。可是在汪振这边距离格利泽832c还有一定距离,氧气却即将耗尽。传统的N₂o₂和H₂o、O₂反应做供氧剂的原料N₂o₂即将耗尽。危急关头,汪振和刘羽通过电磁波联系,在飞船逃生舱用备用氧气瓶使众人脱离险境。进入星系后的飞船,能量也有些不够了。在继续航行了几日之后,抵达格利泽832c大气层的边缘。飞船俯冲进入星球,映入眼帘的是无穷的汪洋大海。在海面上更新了一段时间后,疲惫不堪的众人看见了陆地,人们欣喜若狂。“降落飞船,所有人做好准备”。只听“蹦”的一声,飞船降落在由岩石和部分土壤组成的陆地上。
公元2107年,人口过度膨胀,人类必须做出抉择。好,在汪振他们发现了宜居的环境和生存必备的氧气和淡水资源。
“这么多人该怎么办?”“全部移民过去呀!都是生命!”
“我们哪有那么多飞船?还有哪有那么多燃料?”
“唉——”
刘羽和李奥争吵起来。目前已经掌握的核聚变可提供足够的能量,他就相当于一个人造太阳,更好地解决了能源问题。地球上土地碱化严重,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完成种植,这些地区的pH值甚至达到了2.0~3.4以内和10.1左右。这远远超出了月火种子可承受的盐碱程度之内。庆幸的是“新家园”那边的pH值刚好符合种子的种植。“天亮前的夜,最难熬。”于是联合国决定对人类进行批量移民。先将有用的科研人员进行移民,再将后面的人员进行。争取在地球粮食用完之前完成移民任务。
公元2110年,计划仍在商讨中。忆往昔,地球是多么的美好,郁郁葱葱的树木,每逢秋节的大丰收……可如今地球千疮百孔。人类现在亲手毁灭地球,在自己的杰作中何去何从?科学引领着我们,高杰、陈宇等人那是希望的种子,希望的种子以身为人类心中,手捧着那种子下的土壤,为了心之所愿,人类必当披荆斩棘,希望尽是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