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唯一拉方形粑粑的动物火了,居然还是澳洲山火中的英雄?

蝌蚪五线谱
原创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收藏

在澳大利亚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奇特的生物,一种堪称"自然界行为艺术家"的生物——袋熊,不仅能用屁股顶碎敌人的脑壳,还能用粑粑玩转几何艺术,堪称动物界的"毕加索"!它们甚至还在澳洲的山火中当上了救命英雄!



憨憨的佛系生存家

袋熊是澳洲特有的有袋类动物,它们长得有点像卡皮巴拉,又有点像它们的亲戚:树袋熊,它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大陆以及弗林德斯岛和塔斯马尼亚岛。

这群体重约27公斤的"圆滚滚"每天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白天躲在阴凉的洞穴里,夜晚出来啃草皮、树根。它们消化系统慢得惊人,吃顿饭要消化约半个月,排出的粑粑干得能当燃料——这或许就是立方体能保持形状的秘诀。

袋熊 图片来源:知乎

别看它们肥嘟嘟的,一般时候行动缓慢像个"铁憨憨",但是当它遇上危险时,它逃走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千米并且维持90秒,相当于说它跑100米只需要9秒,比博尔特还快!(目前世界飞人博尔特的百米记录是9.58秒)没想到,这个“肥宅”真是深藏不露啊。

地表最强"挖洞狂魔"

袋熊是当之无愧的“挖洞专家”,它们的洞穴绝非简单的“土坑”,而是堪称工程学奇迹的“地下宫殿”。这些隧道长达20-30米,甚至最长可达200米,拥有多个入口和相互连通的分支,就像一座迷宫。

更神奇的是,袋熊会定期“打扫房间”——用爪子刨去碎土,用干草铺成“床垫”,甚至用尿液标记“安全通道”。有动物学家调侃:“袋熊的洞穴比人类某些公寓还讲究,自带‘新风系统’和‘逃生通道’!”不仅冬暖夏凉,在冬天户外温度达到零下时,“室内”还能保持10℃左右。

而且这些洞穴还能够防水淹!这些宫殿的“走廊”并不是直的,而是上下起伏,像水坝一样能够阻挡一定的雨水。

袋熊的洞穴 图片来源:zooclub

铁臀裂颅神功

除此之外,这些宫殿的大门还有御敌的功能,当袋熊遭遇袋獾或袋鼬追杀时,这位“土木工程师”会展现神操作:它们快速跑回洞穴,不是躲在里面而是用短粗的屁股挡住洞口!

你可能会笑它“顾头不顾腚”。别笑,这可是袋熊的独门秘笈!它们的屁股上有一块又厚又硬的角质层,像一块盾牌把敌人挡在外面。如果敌人还不识趣地想往里钻,便正中了袋熊的圈套,当敌人把头钻到袋熊屁股和“天花板”之间,袋熊便用力把屁股往上一挤,“咚”的一声,没来得及躲闪的敌人当场脑壳子开花,命丧黄泉。惹到它,算是踢到钢板啦!

用屁股抵御敌人的袋熊 图片来源:知乎

更绝的是它们的育儿袋设计。作为有袋类动物中为数不多袋口朝后的奇葩,当妈妈挖洞时,这个"反向育儿袋"能有效防止泥土把熊宝宝活埋,堪称自然界最贴心的“防尘罩”。

袋熊的育儿袋 图片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

不过缺点就是,袋熊宝宝可能偶尔会“屎”到临头。袋熊宝宝内心OS:还不如被土埋了呢。

“方便”搭乐高,屎壳郎的一生之敌

袋熊最令人震惊的才艺,是每天生产80-100颗2厘米见方的立方体粑粑。这些粑粑有棱有角,有点像腐乳,也有点像巧克力(这是可以说的吗?)

袋熊的粑粑像一块块生巧 图片来源:新浪网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拉出“方便”的动物,然而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它们的肛门是方形的“裱花嘴”吗?这些方形粑粑又有什么用处呢?

图片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

科学家们为解开这个谜团,对袋熊肠道进行了"深度研究"。原来这些方形粑粑的诞生要经历14-18天的“肠道长征”:它们的肠道弹性并不均匀,上下两侧弹性高(能够造成75%形变),左右两侧弹性低(能够造成20%形变),这导致在肠道中的粪便受力不均匀。在长达数米的消化道里,粪便先被塑形成块状,最后在"弹性模具"中定型,有棱有角的方形粑粑就诞生啦!

有没有点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

图片来源:机器人总动员

袋熊的方形粑粑 图片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

这些粑粑被捏成方形,是因为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艺术粑粑”被它们像摆积木一样堆在领地四周,既能标记地盘,又能吸引异性,谁的粑粑越多,就代表谁越强壮,就越受雌性青睐——堪称动物界最奇葩的“彩礼”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然而,居然会“有人”盯上它们的粑粑!屎壳郎这个“粑粑收集狂魔”会把它们精心摆放的粑粑搓成球推走!为了防止屎壳郎坏了它们的好事,只好把粑粑拉成方形,让它没那么容易被移动。为了保住这些粑粑,它们真是煞费苦心啊。

推粪球的蜣螂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山火中的英雄

2020年,当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化作一条条吞噬生命的“火龙”,将约10亿只野生动物逼入绝境时,一场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正在地下悄然上演——憨态可掬的袋熊,竟成了这场灾难中最意想不到的“超级英雄”!

救援英雄袋熊 图片来源:zooclub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科巴戈野生动物保护区,这场大火将森林烧成焦土,动物尸体横陈的场景令人揪心。然而,纪录片制片人彼得·海兰兹却在废墟中发现了一线生机:“如果你看到有动物毫发无损地活下来,那一定是躲进了袋熊的‘地下豪宅’!”原来,这些看似呆萌的“挖洞狂魔”,在逃命时竟将自己的洞穴,分享给了蜥蜴、兔子甚至小袋鼠等“难民”,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动物版诺亚方舟”。

动物救援项目负责人尤兰达亲眼见证了这一奇迹:“我见过小袋鼠蜷缩在袋熊洞穴角落,水龙(横纹长鬣蜥)趴在隧道深处喘气,就连平时见人就逃的野兔,也敢大摇大摆地钻进袋熊的‘避难所’。”她感慨道,“这些洞穴就像天然的‘防空洞’,没有一只袋熊拒绝收留其他动物。

这些动物虽因饥饿和脱水虚弱不堪,但体表均无烧伤痕迹。“它们就像从‘火炉’里被塞进了‘冰箱’,”一位救援人员形容,“如果没有袋熊,这些生命早就化作了灰烬。”

图片来源:zooclub

为了验证袋熊洞穴的“救生功效”,尤兰达曾亲自爬进烧焦的森林,逐个检查袋熊洞穴。结果令人震惊:“我们在20多个洞穴里发现了幸存者,但从未找到一只被烧伤的袋熊!”她推测,袋熊可能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提前转移到了更深的洞穴分支,或将幼崽护在身下,用厚实的皮毛和脂肪层抵御高温。

不得不说,澳洲森林里有袋熊这种动物,真是整片森林的福气啊。

图片来源:YouTube

然而目前三种袋熊中,普通袋熊和南澳毛吻袋熊活得还算滋润,但昆士兰毛吻袋熊已濒临灭绝。这些能用屁股写“几何教科书”的萌物,急需人类保护——毕竟要是它们消失了,动物界可就少了位顶级的几何艺术家!

作者:肖云格

审核专家: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社会教育中心主任

内容来自:蝌蚪五线谱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袋熊对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它们挖洞能改善土壤结构,山火时提供的“防空洞”更是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希望这种小英雄能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让它们继续扮演好“地下守护神”的角色。
2025-10-03
科普医卫康
大学士级
袋熊的立方体粪便,是演化史上最精妙的“工程学设计”之一。方形便于堆积标记领地,不易滚落,这背后是独特的肠道结构和缓慢消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将最普通的生理行为,变成了极致的生存智慧。
2025-10-03
徐合国
进士级
袋熊的故事早已超越猎奇:方形粑粑里藏着进化的智慧,地下洞穴中盛着生命的温情。这个澳洲土地上的奇特生灵用自身存在证明,每一种生物都在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那些看似呆萌的外表下,或许正藏着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
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