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行为干预等,但长期效果有限且依从性较差。耳穴按压疗法(Auricular acupressure, AA)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机体功能,在多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效果。近年来,该疗法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什么是耳穴按压疗法?
耳穴按压疗法是中医耳针疗法的一种延伸,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控制食欲、加速代谢,帮助人们实现自然减重的目标。这种方法无需针刺,无创无痛,特别适合对针灸敏感或害怕针刺的人群。
耳穴按压疗法的减肥作用机制
1. 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可能通过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发挥抗肥胖作用。动物实验显示,6周的taVNS显著减少了体重增加、身体质量指数和腹股沟脂肪积累。
2. 调节支链氨基酸代谢:脂肪组织中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的调节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耳穴刺激可能通过影响BCAA代谢途径改善肥胖相关代谢紊乱。
3. 神经内分泌调节:耳穴按压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影响肠道激素分泌,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进而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
耳穴按压疗法治疗肥胖的临床应用
基于现有研究证据,耳穴按压治疗肥胖的临床应用可考虑以下方案:
1.穴位选择:
(1)控制食欲(治标)
饥点 (Hunger Point)
定位:在耳屏(耳朵前方的小突起)的外侧面中点。
功能:这是抑制饥饿感最直接、最有效的经验穴。刺激此穴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
口穴 (Mouth)
定位:在耳甲腔(耳朵最深的凹陷处)中,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功能:控制饮食量,对于习惯性多吃、快食的人有较好效果。
(2)调节脏腑功能(治本)
脾穴 (Spleen)
定位:在耳甲腔的后上方。
功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运输和代谢水谷精微。刺激脾穴可以增强运化功能,祛除体内痰湿。
胃穴 (Stomach)
定位:在耳轮脚(耳朵中央的隆起)消失处。
功能:清胃泻火,抑制过盛的食欲,适用于胃火旺盛、容易饥饿的肥胖者。
肺穴 (Lung)
定位:在耳甲腔中心穴区的上方、下方和侧方。
功能:中医认为“肺主皮毛,通调水道”。刺激肺穴能促进水液代谢,对水肿型肥胖(虚胖)有效。
(3)促进代谢与排泄
内分泌穴 (Endocrine)
定位:在耳甲腔的底部,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内。
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加速新陈代谢,是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肥胖的要穴。
三焦穴 (San Jiao)
定位:在外耳道口的上方,内分泌穴附近。功能:通利水道,调节全身气机和水液代谢,有助于排出多余水分。
大肠穴 (Large Intestine)
定位:在耳轮脚上方的前部。
功能:促进肠道蠕动,通便排毒。
2. 治疗方法:可采用单纯耳穴按压或结合体针(如电针)的综合疗法。研究表明,在肥胖治疗中,联合电针和耳穴刺激可能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3. 治疗周期:多数有效研究采用6周左右的治疗周期,建议初始治疗至少持续4-8周。
4. 联合干预:可考虑与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多项研究证实耳穴按压疗法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主要为轻微不适(如局部刺激感),且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电针。这种安全性使其适合长期干预,符合肥胖管理的慢性病特点。
综上,耳穴按压疗法作为一种源自中医理论的绿色疗法,凭借其安全、有效的特点,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减重思路。通过科学的耳部穴位刺激,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实现体重的自然下降,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态,帮助人们找回自信与活力!
参考资料
[1] Ma K, Wang F, Zhang X, Guo L, Huang Y. Acupuncture and nutritional parallels in obesity: a narrative review of multi-pathway modulation of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Front Nutr. 2025 Aug 7;12: 1610814.
[2] Xin C, Li S, Feng B, Sun L, Wang Y, Zhang J, Zhang Y, Zou N, Zhou Q, Rong P.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promotes adipose tissue browning and mitochondrial integrity by regulating BCAA metabolism in obese ra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t J Surg. 2025 Jul 1;111(7): 4866-4871.
[3] Li WX, Wu CQ, Feng W, Zhan YJ, Yang L, Jia HJ, Pei J, Li KP. Acupuncture for rehabilit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Int J Surg. 2025 Jan 1;111(1): 1373-1385.
[4] Xia X, Xie Y, Gong Y, Zhan M, He Y, Liang X, Jin Y, Yang Y, Ding W.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d intestinal defensins and rescued the dysbiotic cecal microbiota of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mice. Life Sci. 2022 Nov 15;309: 120961.
[5] Wang L, Zhang J, Guo C, He J, Zhang S, Wang Y, Zhao Y, Li L, Wang J, Hou L, Li S, Wang Y, Hao L, Zhao Y, Wu M, Fang J, Rong P.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Brain Stimul. 2022 Nov-Dec;15(6): 1405-1414.
[6] Lam WL, Wang J, Yeung WF, Cheung CW, Chan KKL, Ngan HYS, Wong CKH, Jiang F, Ma PWS, Leung TW, Leung WC, Liu TC, Chen H, Lao L.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for gynaecological diseas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hytomedicine. 2022 Sep; 104:154292.
撰文:梁艺颖
排版:魏家俊
核对:RH Chen
团队简介
“肥胖信条”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传递与肥胖、减重相关的健康知识。团队由国家“双一流“高校的博/硕士、三甲医院临床医师及营养师等组成,专业涵盖医学、营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团队已荣获各类省级科普创作大赛奖项十余项,入围中国科协“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及“科普中国青年之星”优秀科普作品3项,多篇科普类推文入选权威平台推荐,广受好评。欢迎关注“肥胖信条”,让我们携手揭开肥胖的科学奥秘,共同踏上健康减重的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