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深吃货来说
火锅、烤串
配上小酒、开胃“咸菜”
过了一段时间
总觉得吃东西有点“梗”
小心一种“吃出来”的病
食管癌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管壁有强大的肌肉层,能将食物推进胃(在呕吐时反向推动食物),在食管与胃连接处,肌肉发达,可以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根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估计,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4.6万,食管癌死亡病例18.8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闽南等地区。
图片来源:发表情
我国食管癌流行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发病多在40岁以上。
饮食因素
食管癌发病呈地域性,与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长期进食酸菜、泡菜等腌制食物,其中的亚硝酸盐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
烤串、熏腊肉等烟熏火烤的食物,也含了大量的亚硝胺和多环烃类的致癌物质。
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
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口腔不洁、龋齿等均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损伤,并导致致癌物质容易进入食管,使食管内膜发生癌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维生素A、维生素B2、钼、铁、锌、氟、硒等的缺乏,可导致细胞增生紊乱产生癌变。
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
食管癌不是遗传性疾病,但食管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明显,食管癌病人子女患病率较一般人高。
食管癌的食管疾病诱发因素
胃食管反流、Barrett(巴雷特食管)等食管疾病,亦可导致食管癌。
1 、早期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往往无明显症状。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吞咽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
图片来源:摄图网
2 、中晚期食管癌
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后梗噎感、异物感、烧灼感、停滞感或饱胀感等,伴或不伴有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嗳气。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起初为难咽固体食物, 随后逐渐恶化为仅可进食半流质食物,最后液体也不能咽下,可伴或不伴有进食后随即出现食糜或黏液反流、发热、胸闷、喘憋、呕吐、呕血、黑便、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等。
图片来源:发表情
由于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累积数月后可能消瘦、乏力、倦怠、体力减弱等。
诊断食管癌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胃镜及食管超声内镜、CT、MRI、消化道钡餐、骨扫描、血液肿瘤标记物等。
其中胃镜是食管癌临床诊断的必要检查项目之一,兼顾食管癌原发病灶大体分型与活检病理学确诊。
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存在远处转移。
因此食管癌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近年来得益于食管癌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的逐步推广,我国食管癌术后患者5年生存期由既往的30%-40%,提升至60%-70%左右。
图片来源:发表情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本文审核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