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刀划手、摔跤破皮、快递箱割伤……
生活中的小擦伤总让人手忙脚乱!
你还在用纸巾随便一捂?
或是翻出各种药水乱涂一通吗?
亦或者网上倒点消炎药粉?
……
别急!今天就教你一套“江湖救急”六步法
擦伤后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伤口二次污染或扩大。
检查伤口深度:若仅表皮破损、少量渗血,可居家处理。若出血量大、伤口深或嵌入异物,需及时就医。
流动清水冲洗:用生理盐水或干净清水(如瓶装水、自来水)冲洗伤口,冲走泥沙、碎屑等污染物。
优先选碘伏:刺激性小、杀菌广谱,适合皮肤擦伤(勿用酒精或双氧水,易损伤新生组织)。
画圈式消毒:以伤口为中心,棉签单向螺旋向外涂抹,避免来回擦拭导致细菌扩散。
包扎并非越严实越好,透气性更重要。
材料选择:无菌纱布或透气创可贴(小伤口)。
包扎技巧:覆盖伤口即可,松紧以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避免压迫影响血液循环。
特殊情况:若伤口渗出液多,可每日更换2-3次纱布。
每日检查伤口:若出现红肿加剧、渗液浑浊、疼痛加重或发热,警惕感染,需就医。
换药频率:清洁干燥的伤口可隔日换药,渗液较多时每日更换。
减少局部活动:避免牵拉伤口,防止结痂撕裂。
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鸡蛋、鱼肉)、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锌(坚果、瘦肉)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
1.伤口暴露在空气中“自然风干”更好?
错!干燥环境易导致结痂裂开,适度湿润更利愈合。
2.伤口痒就是感染了?
不一定!轻微发痒可能是愈合信号,但伴随红肿、流脓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