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因左拇指严重损伤,导致局部较大皮肤缺损,日前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皮瓣移植手术。术后6天,“皮瓣君”颜色红润、皮温暖,恢复良好,眼看就能出院,然而就在计划出院的第7日,医护晨间查房发现其左拇指“皮瓣君”颜色暗紫、触感发凉——这是典型的血管危象信号。
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持续追问,黄先生才坦白:医生告知熬过7日危险期,就大概率成功了,但烟瘾发作实在难耐,所以忍不住抽了一根,“以为自己就最后一天了,应该没事。”他说,之后又自觉手指无不适,一根又一根,连着抽了5根......结果呢?香烟中的尼古丁瞬间导致血管强烈痉挛,相当于掐紧了皮瓣的“生命线”。
医生立即对黄先生采取用药、保暖等抢救措施解除血管痉挛,他的皮瓣才逐渐转危为安。经过这次事件,他不仅延迟出院,心里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简单说,皮瓣就是带着自家“粮草供应通道”(血管)的皮肤和组织,从患者身体一个“富余”的地方(比如大腿、腹部、前臂),外科医生像一位高超的城市规划师,巧妙地将它“搬迁”到手部受伤或缺损的区域。请它来的目的很明确:覆盖创面、修复功能。比如严重的手外伤、烧伤、肿瘤切除后,露出了骨头或肌腱,普通植皮活不了,就需要皮瓣这位“自带干粮的援军”来镇守要塞,为后续的功能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皮瓣移植后,最怕的就是“断水断粮”(血管危象)。黄先生的教训就在眼前,绝对戒烟!绝对避免二手烟!尼古丁是血管的“头号杀手”,会引起血管剧烈收缩,直接威胁皮瓣存活。同时,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饮食上,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是“最佳建材”,能促进愈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周围神经外科主管护师朱如璜 护师赵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