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翻转拍能预防近视、降度数?华西医生说,用之前先把这件事搞清楚

华西医生
原创
集结所有华西人的力量,守护您的健康!
收藏

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

老是刷到 #翻转拍 的帖子

好多博主说自家娃用了之后

近视度数居然下降了?!

听得人心里痒痒的

但又怕是智商税

别急

今天就把这个“网红护眼工具

给你摆清楚👇

图片

想要搞清楚这个东东,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器官,能够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看清楚远近的物体,是因为它有一块非常灵活的肌肉——睫状肌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它的调节能力很强,一整天都在“忙”。

但有时候,它也会“掉线”:

看近看远转换变慢了,半天看不清楚;

中等距离和近处切换,也有点难受;

眼睛累累的、酸胀感很明显……

这些都是眼睛调节功能出了问题。

翻转拍,就是其中一个用来改善眼睛调节功能的视觉训练工具

别看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它长得就像个萌萌的“迷你小蜻蜓”——两边各有一组镜片,中间用一根小杆连着

有的像这样

↓↓↓

图片

图片来源:AI制作

这两组镜片的作用并不相同:

正镜片(+):模拟“看远”状态,需要睫状肌放松才能看清;


负镜片(-):模拟“看近”状态,需要睫状肌紧张才能看清。

当我们用手翻一翻,正负镜片交替——就是在帮助睫状肌不停地做体操,锻炼它的灵活性

图片

先跟大家说清楚——不能

翻转拍本质上是一种「视觉训练工具」,它主要锻炼的是睫状肌的灵敏度,对于改善调节滞后、假性近视,缓解视疲劳是有帮助的

但真性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就像身高长了没法缩回去——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翻转拍能缩短眼轴、降低真性近视度数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人说“度数下降”了喃?

可能跟这些有关:

改善假性近视的“功劳”

有些小朋友是假性近视(睫状肌持续紧张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

通过翻转拍训练,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得到改善,假性近视的情况有所缓解,表现出来就是“视力提升”或“度数下降”,但这并非真正逆转了近视

视觉体验优化

坚持训练的话,眼睛的调节灵敏度提高,看东西更轻松、更“省力”,清晰度和持久性可能会变好

这种主观感受上的“看得更清楚”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度数降低了

也就是说,翻转拍只能“锻炼”,不能“治病”

它练的是肌肉功能,改变不了眼球结构。

图片

既然它有用,但不能“治病”,那什么情况下该用?怎么用才对喃?

正如前面提到的,它的核心适用人群是经过正规医院视光检查后,明确存在调节功能异常的人,比如: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调节滞后

眼睛调节的反应量小于刺激量的正常值(+0.25D-+0.75D 40cm),看近时焦点其实落在视网膜后面,这是近视加深的一个风险因素。

调节超前

眼睛调节的反应量大于刺激量的正常值,看近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睫状肌不易放松,甚至伴随睫状肌痉挛的情况。

调节不足

睫状肌“力量”不够,看近处东西很快就累、模糊。

调节灵敏度差

眼睛在看远看近切换时速度变慢,像生了锈的齿轮。

因此,调节功能减弱或早期老视等原因导致的视疲劳的成年人,做这个训练也是有一定帮助滴。

最后提醒一哈大家:

 一定要先诊断,后训练!

翻转拍是“处方型”训练工具,

而不是保健品,

不能因为看到别人用得好

就自己买来瞎练!

错误的度数和训练方法,

不仅无效,

还可能加重眼睛负担,

导致更严重的视疲劳!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图片

本文合作专家

图片

内容制作

编辑/制图:杨亚立

内容来自:华西医生

评论
徐合国
进士级
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没有捷径可走,真正有效的方法永远是“科学检查 专业干预 良好习惯”的结合。与其寄希望于翻转拍等“神器”,不如帮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健康的用眼习惯,让他们多走进户外,感受自然光线——这才是预防近视、控制度数增长最可靠的“法宝”。
2025-10-08
中国科普侠
太师级
这篇科普来得及时!翻转拍作为训练工具,确实能锻炼睫状肌,但说它能逆转真性近视就夸大其词了。强调“先诊断后训练”很关键,避免家长盲目跟风。
2025-10-08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翻转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绝非“神器”。它必须在专业评估后,作为一项个性化、长期化的综合近视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来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