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成语“负荆请罪” 中的“荆”,是现在的什么植物呢?

大杨树下
原创
动植物科学、林木果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图文。
收藏


“负荆请罪” 是战国时期的经典典故, 源自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向蔺相如主动认错的故事。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因 “完璧归赵” 和 “渑池之会” 立功,职位超过老将廉颇,廉颇不服并多次挑衅。蔺相如为顾全赵国大局始终避让,廉颇得知其良苦用心后,便脱去上衣、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中请罪,两人最终成为同心辅佐赵国的 “刎颈之交”。其核心是赵国名将廉颇向文臣蔺相如主动认错,现指主动向人赔礼道歉,请求责罚。那么,“负荆请罪” 中的“荆”是现在的什么植物呢?


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荆” 是黄荆变种荆条。黄荆条质地柔软、不易折断,既能让人痛苦不堪却不伤人筋骨,自古以来就是老家乃至家长教训熊孩子的工具,乃至用来处罚犯人的刑具。相传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打小不好学,就经常被老师用黄荆条抽打,因此也留下了,“棍棒之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的说法。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也直接点明了黄荆与刑罚的关联。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又称荆棵、黄荆条(四川),黄荆(Vitex negundo L.)变种,唇形科牡荆属灌木。主要特点:小叶片边缘有缺刻状锯齿,浅裂以至深裂,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产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生于山坡路旁;而黄荆主要产长江以南各省,北达秦岭淮河。战国时期的赵国(今河北、山西、山东一带)是荆条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这一地理分布与廉颇请罪的历史场景高度吻合,印证了“荆”为“荆条” 的合理性。

综上,廉颇负荆请罪中的 “荆” 是黄荆变种荆条,既符合文献记载,也与民间传统和现代植物学研究一致。

内容来自:大杨树下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负荆请罪”中的“荆”指的是古代一种常见的“荆条”,现代植物学中通常认为是黄荆或杜荆一类植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本土灌木,兼具实用与文化象征意义。
2025-10-09
无为通达
少师级
这篇小科普,简直像给“廉颇”做了一次植物学背景调查——原来老将军当年背的不是“带刺玫瑰”,也不是“狼牙棒”,而是一把“黄荆条”!植物学家听了沉默,语文老师听了流泪:闹了半天,成语课上还藏着一节生物选修。建议下次拍历史剧,道具组别再拿塑料藤条充数,直接上山砍两枝“黄荆”,让演员背得正宗,观众看得酸爽——毕竟,认错也要认得有根有“荆”!
2025-10-09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大学士级
荆条作柬,负荆请罪的赤诚,原是这般模样。那黄荆条曾鞭笞过岁月的褶皱,却也托起了两家的和解。从针锋相对到并肩同行,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了荒芜,也焐热了人心。
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