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爱德华·洛希(Édouard Roche,1820年10月17日-1883年4月27日),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1844年,他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之后留校任教。他对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进行了数学方面的研究,并且向蒙彼利埃科学院提交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如《天体形状与自转研究》《论行星系统起源》。他在研究卫星形状理论时提出,当一颗大型卫星近距离接近土星时,因潮汐作用解体形成了土星环,并推导出了天体瓦解的临界距离,即洛希极限。他利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建立了三种双星模型,又称为洛希瓣模型,每一个模型中的临界等位面被称为洛希瓣。此外,他还提出了洛希球理论,该理论描述了一个天体在围绕另两个天体运行时被其中一个天体捕获的极限。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月球和火卫一上的一座环形山、第38237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图片来源:法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