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幻小说《月亮之上》第一部《月球心跳》第43章 能量自愈 作家霄昀著

江苏省射阳县心理咨询师协会
原创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科普活动宣传 心理卫生理论研究
收藏

科幻小说《月亮之上》第一部《月球心跳》第43章 能量自愈


 作家霄昀著


短暂的“平静”只是错觉。

“潜行者号”悬浮在这片相对温和的光流中,像一头伤痕累累的巨鲸在陌生的海洋里苟延残喘。舱内,应急灯提供着微弱的光源,映照着三人疲惫而紧张的脸庞。系统修复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大部分精密仪器在穿越光涡迷宫时已永久性损毁,只剩下最基础的生命维持、结构监测和那个时断时续的引力波接收器还在顽强工作。

莉娜靠在驾驶座上,闭目眼神,但微微颤动的眼皮显示她并未真正放松,身体依旧处于一种随时能爆发的应激状态。李维则在仅存的操作终端前,尝试梳理着混乱的数据流,试图拼凑出他们所在位置的模糊图像。

林澈和赵启则紧盯着主观察窗外。外面的世界,并非死寂。那些缓慢流转的等离子光带,如同拥有呼吸的生命体,在无形的引力弦线上起伏、波动。时空的纹理如水波般荡漾,偶尔泛起细微的涟漪。

“看那里!”赵启突然压低声音,指向窗外远处。

一道异常明亮、显得有几分“躁动”的等离子流,如同一条受伤的光蛇,在缓慢的集体脉动中显得格格不入。它的一部分脱离了主光流,像一道撕裂的伤口,边缘处能量剧烈逸散,发出刺目的、不稳定的高频闪光,甚至引发了周围小范围的时空褶皱。

“能量过载导致的局部结构性破坏,”赵启喃喃道,职业病让他下意识地分析,“按照常规物理,这种程度的扰动,足以引发链式崩溃,至少会形成一个持续的能量泄漏点……”

他的话音未落,异变发生。

那片撕裂的、狂暴的等离子区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摸过。并非强行压制,而是一种……引导。周围缓慢流转的其他能量流,其运动轨迹发生了极其细微却精准的变化,它们散发出的引力场如同无数根看不见的丝线,开始缠绕、梳理那道“伤口”。

紧接着,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撕裂处的等离子物质本身,开始以一种超越流体力学常识的方式运动。它们不是简单地回填,而是像拥有自主意识般,沿着某种最优的、充满数学美感的路径,自发地收拢、弥合。逸散的能量被高效地捕捉、重新整合进主结构。那刺目的、代表不稳定和高熵的闪光迅速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柔和、稳定的内蕴光华。

整个过程,快得不可思议,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三五分钟。那道原本狰狞的“伤口”已消失无踪, 等离子体流恢复如初, 无缝地 融入了周围缓慢脉动的能量海洋中,仿佛刚才的撕裂从未发生。 仅残留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时空曲率微调,证明那里曾经历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修复”。

舱内一片死寂。

李维张大了嘴巴,忘了呼吸。连一直闭目眼神的莉娜也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灰蓝色的眸子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自我……修复?”李维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不仅仅是修复……”赵启的声音带着剧烈的颤抖,他猛地扑到还能工作的几个基础物理传感器前,双手飞快地调取着刚才记录下的、极其有限的数据,“看这能量收敛曲线……完美符合量子退相干抑制模型!还有这时空曲率的协同变化……是了!是量子纠缠!宏观尺度的量子纠缠效应!”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科学家发现真理时才有的狂热光芒:“整个边界层……这整个液态的、光的海洋……它是一个巨大的、高度协同的超导流体系统!那些等离子体,那些引力场……它们不是独立的,它们在基础粒子的层面上,通过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机制,保持着宏观量子纠缠状态!”

林澈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他虽非物理学家,但也明白赵启话语中蕴含的恐怖意义。“所以,任何一点局部损伤……其信息会通过纠缠态瞬间传递到整个系统?”

“没错!”赵启激动地挥舞着手臂,“然后系统会调动最近、最合适的能量和引力资源,以最低能耗、最高效率的方式完成修复!就像……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伤口愈合,但这是基于物理定律的、绝对精准的、瞬间协调的宏观过程!”

他指着窗外那片刚刚完成“自愈”的区域,声音因激动而嘶哑:“看那修复路径的优美曲线!那是数学!是物理规律本身在书写愈合的篇章!我们之前的所有疑问都有了解释——月球为什么能在四十五亿年的陨石轰击下,保持内部结构如此稳定?不是因为地壳厚,而是因为它整个核心边界层,就是一个拥有近乎完美‘自愈’能力的活体装甲!”

“活体……”莉娜轻声重复,这个词让舱内的温度似乎都下降了几度。

林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这震撼的发现中冷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窗外那看似平和、实则蕴含着惊天动地力量的光之海洋。“这意味着……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与一个意识沟通……”

赵启接过话头,语气变得无比凝重:“更是在学习一种……远超我们现有材料科学、乃至物理认知的,‘自我修复’的技术。一种基于能量引导和引力微操的……神级科技。”

这个认知,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中了所有人。

人类文明,还在为修复桥梁、飞船外壳的裂纹而绞尽脑汁,使用着笨重的焊接、复合材料修补。而在这里,在这月心深处,一种基于宇宙最底层规律的、优雅而高效的“自愈”机制,已经运行了数十亿年。

他们闯入的,不仅是一个物理学的奇迹之地,更是一个技术的圣殿。只是这圣殿,充满未知的危险,并且,未必欢迎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记录下所有数据,”林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哪怕只有一个传感器读数,一个影像片段。如果我们能活着回去……不,即使只是为了理解我们此刻的处境,也必须弄明白这种……‘能量自愈’的原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引力波接收器上那个依旧执着闪烁的“路标”信号。

“继续前进。保持最高警惕。这里的一切,包括‘修复’,都可能对我们这些外来异物……产生反应。”

“潜行者号”再次启动残存的推进器,沿着那无形的引力波指引,小心翼翼地向光海深处驶去。每个人都沉默着,消化着刚才那震撼的一幕。窗外流转的极光,此刻在他们眼中,不再仅仅是壮丽的奇景,而是无数精密到极致的、时刻在进行着微观修复与宏观协调的能量循环系统。

这片“液态边界”,是活的。它在呼吸,在循环,在永恒地修复着自身。

而他们,就像闯入精密钟表内部的尘埃,每一次扰动,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前路,似乎更加明亮,却也更加深邃、更加令人敬畏,甚至……恐惧。

内容来自:江苏省射阳县心理咨询师协会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