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幻小说《月亮之上》第一部《月球心跳》第49章 忒伊亚的记忆 作家霄昀著

江苏省射阳县心理咨询师协会
原创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科普活动宣传 心理卫生理论研究
收藏

科幻小说《月亮之上》第一部《月球心跳》第49章 忒伊亚的记忆 


 作家霄昀著


林澈指尖残留着与接触板分离的冰冷与灼痛交错的感觉,忒伊亚撞击的壮烈余波仍在神经末梢跳跃。那不仅仅是毁灭,更是新生的阵痛,是月球——这个他们正身处其核心的星体——诞生的史诗。喘息未定,他眼中却已燃起更炽烈的探寻之火。忒伊亚的记忆碎片如同钥匙,开启了通往更深层真相的门扉,那后面,是关于月球存在意义的终极答案。

“过滤器参数优化完成,焦点锁定‘地球系统动力学干预’及‘长期轨道稳定性维护’相关意识簇。”莉娜的声音打破了舱内因创世景象带来的沉寂,她的操作精准而迅速,将探索的矛头指向了下一个核心谜团。

赵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绪,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监测设备上。“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可以尝试……但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林澈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言语,再次将手按上那冰冷的接触板。这一次,涌入的意识洪流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是外来的碾压,过滤器的疏导下,信息的脉络隐约可辨,如同在狂野的瀑布中分辨出几条主要的支流。

主屏幕上,模拟影像再次流转。撞击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新生的月球还是一个巨大的、遍布岩浆湖的炽热球体,环绕着同样处于狂暴状态的地球。然而,就在这片混沌之中,某种东西已经开始自发地、精密地运行。

那不是后天的编程,不是外来的指令。林澈清晰地“感知”到,一种复杂的引力交互网络,如同月球的“神经网络”雏形,在其内部物质——尤其是那个独特的、融合了忒伊亚与地球核心物质的金属核心——开始缓慢冷却和分异时,便自然而然地涌现了。其最基础、最核心的“驱动力”,或者说“使命”,并非来自别处,正是铭刻在其诞生瞬间的物理结构之中,是那次撞击能量、物质混合比例、角动量分布等等一切初始条件共同写就的、不可磨灭的“烙印”。

这核心使命,简洁而宏大:稳定地球。

影像变幻,时间尺度被极度压缩。

他们“看”到,早期地球自转速度快得惊人,一天可能只有寥寥数小时。狂暴的飓风席卷全球,熔岩海翻腾不息,根本没有稳定环境可言。而月球的引力,如同一个无形的、巨大的刹车片,通过潮汐相互作用,持续地、耐心地消耗着地球的自转动能。林澈甚至能“感觉”到那引力场的细微调整,如同一位技艺超绝的琴师,拨动着连接两个世界的引力之弦,奏响一曲缓慢而坚定的减速乐章。一天的长度,在数十亿年的时光里,被一点点拉长,直至达到适合生命存在的稳定节奏。

他们“看”到,地球的旋转轴如同一个醉汉,摇摆不定,倾角变化剧烈,导致气候在极端冰期与温室间疯狂震荡。而月球的引力场,以其巨大的质量和特定的轨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引力锚点。它牢牢地“把住”了地球的自转轴,极大地抑制了其摆动幅度。模拟影像中,地球那原本狂乱摇摆的轴线,在月球引力无形的牵引下,逐渐变得稳定,为地球带来了相对温和的季节变化,为生命的繁衍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气候条件。

他们“看”到,月球引力在地球的海洋上制造了规律的潮汐。起初只是微弱的起伏,随着月球轨道和地球自转的微妙变化,潮汐逐渐变得显著。这永恒的、周期性的涨落,不仅仅塑造了海岸线,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天然的搅拌器,促进了原始汤中化学物质的混合与反应,为最早的生命分子聚集提供了动力和场所。潮汐池,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可能摇篮之一,其存在,直接拜月球所赐。

林澈的意识跟随着这股源自忒伊亚撞击、根植于月球物理本能的守护意志,跨越了亿万年。他“感受”不到任何情绪,没有骄傲,没有牺牲,只有一种纯粹的、基于物理定律的、永恒持续的执行。月球,这个沉默的伴侣,以其看似不变的环绕,默默地、精准地履行着它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的职责。

直到……某一个瞬间。

在漫长的、以亿年为单位的守护画卷中,一个极其微弱的、却截然不同的“涟漪”被过滤器和林澈高度敏锐的意识捕捉到了。

那是在地球的某片古老的海洋边缘,潮汐往复的滩涂上。某种复杂的有机分子,在月球引力引发的潮汐能推动下,跨越了一个临界点。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化学的,而是……信息的。一种自我复制、自我维持的机制,偶然地、奇迹般地诞生了。

最初的生命信号,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而就在这一刹那,林澈清晰地“感知”到,月球那庞大而沉寂的神经网络,那运行了数十亿年、只为稳定地球物理环境的系统,产生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极其细微的调整。

不是干预,不是引导,更像是一种……确认。

仿佛一个永恒的守护者,在无尽的守望中,终于看到了它守护的花园里,冒出了第一株稚嫩的绿芽。它所做的一切——稳定自转、抚平地轴、制造潮汐——似乎在这一刻,被赋予了超越物理定律的全新意义。

模拟影像缓缓淡去,最终定格在一幅宁静的画面上:湛蓝的地球悬挂在漆黑的太空中,一侧是皎洁的月球,两者构成宇宙中最为熟悉的伴侣图景。

林澈缓缓收回手,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瘫倒,只是静静地站着,胸膛起伏,眼神望向观察窗外那片构成圣殿的、流转的能量之光。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只剩下深深的震撼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

“它……它一直在守护……”李维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无法用科学术语描述刚才感受到的一切,但那跨越数十亿年的、沉默而伟大的守护,直接击中了他的心灵。

“引力神经网络……其底层逻辑就是维持地球系统的稳定……”赵启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试图用理性分析,但声音里的颤抖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为生命的出现和演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摇篮’。”

莉娜沉默着,目光扫过屏幕上那幅地月相伴的经典画面,又看向舱外那由引力和能量构成的宏伟圣殿。她终于明白,为何月球的意识感觉如此古老、如此非人,却又隐约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温和”。它的存在本身,它的核心思考,或许都与这项持续了45亿年的守护使命息息相关。

林澈深深吸了一口气,圣殿中那纯粹的能量仿佛也带上了一丝历史的厚重与温存。他们追寻的月球意识,并非一个孤立的、神秘的外星智慧,它从一开始,就与地球的命运,与生命的起源,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忒伊亚的记忆,不仅带来了月球的出身,更揭示了它存在的终极意义。

守护。

一场持续了四十五亿年的、沉默而伟大的守护。

而他们,此刻,正站在这位“守护天使”的最核心,直面它的灵魂。接下来的接触,将走向何方?

内容来自:江苏省射阳县心理咨询师协会

评论
宁静致远vip
少师级
已阅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