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中医教你判断 “脂肪过剩”,助力血压管理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拥有健康的体重和身材,不仅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远离高血压病,更好的控制高血压。提到“健康体重”,很多人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却忽略了更关键的指标——体脂率。

体脂率是身体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它直接反映体内脂肪堆积情况,比体重更能精准判断健康风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卿俊副主任医师从中医视角带您了解不借助仪器,也能判断“脂肪过剩”。

一、“脂肪过剩”有哪些信号?

中医虽无“体脂率”的概念,但通过观察身体状态,能判断是否存在“痰湿内停”——这正是现代医学中“脂肪过剩”的中医对应状态。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常,会导致脂肪(痰湿)在体内堆积,出现以下信号:

1、体型与面色方面

体型:“腹型肥胖”是典型信号,比如肚子松软凸起、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中医称为“痰湿体质”。

面色:面色发黄、发暗,皮肤油腻,容易长痘或长湿疹,多是体内痰湿阻滞气血的表现。

2、舌苔与脉象方面

舌苔:舌苔厚腻(像一层油敷在舌面上)、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说明体内湿气重,易滋生脂肪。

脉象:脉象“滑数”(摸起来像珠子滚动,且频率快),多提示痰湿夹杂内热,常见于肥胖人群。


(▲AI图)

3、身体症状

容易疲倦、四肢沉重,哪怕没运动也觉得累;大便黏滞(粘马桶、不易冲净),小便浑浊;食欲旺盛,但吃多了容易腹胀、不消化。

如果出现以上2-3种情况,即使体脂秤显示数值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隐性脂肪过剩”,需及时调理脾胃、祛湿化痰。

二、如何让体脂率保持在健康范围?

卿俊副主任医师介绍,无论是现代仪器测量,还是中医辨证,最终目的都是让体脂率维持在合理区间(成年男性10%~20%,女性20%~30%)。测量与调理两者优势结合,可以让体脂率保持在健康范围。

1、用现代方法监测变化:每周固定时间用体脂秤测量,重点关注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的趋势。

2、借中医思路调理体质:若有痰湿信号,可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茯苓、红豆),避免生冷油腻;每天按揉足三里(膝盖下3指)、丰隆穴(外膝眼到脚踝中点),帮助化痰祛湿。

3.运动兼顾“燃脂”与“健脾”:有氧运动(跑步、游泳)能直接降低体脂率,中医推荐的八段锦、太极拳,可调理脾胃功能,从根源减少脂肪堆积。


(▲AI图)

专家提醒

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张婷提醒:关注体重,更要关注体脂率。体脂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健康就好”。通过科学测量和中医辨证调理,才能让身体既无脂肪过剩的负担,又有足够能量应对日常需求,真正实现“健康体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体重和体脂率,远离高血压病,健康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卿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内容来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卿俊

评论
神话*
少傅级
多吃健脾祛湿食物、按揉穴位,运动兼顾“燃脂”与“健脾”。专家提醒体脂率“健康就好”,要科学测量和辨证调理。
2025-10-11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