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南半球来客,邂逅瓯越古韵:一场跨越两万里的文化对话

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收藏

2025年9月29日,当68名新西兰师生踏上返程的航班,为期12天的 “中新青少年友好使者项目” 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这场跨半球青春对话,以细节为彩、友谊为墨,共同绘就了一幅中新文明交融的动人画卷。

非遗为桥

指尖的 “Pikorua” 之约

在瓯塑、黄杨木雕、掐丝彩砂书签、扎染等非遗工坊的沉浸式体验中,中新文化借由传统技艺悄然对话。Aorere College的Ashada Dickman同学用瓯塑技艺复刻毛利文化中象征永恒纽带的 “Pikorua”。来自Hamilton Girl's high school的Ngaio Te Amohaere Lois同学用掐丝技艺生动描绘了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每一件亲手完成的作品,都是跨越文化的信物,让双方在指尖互动中,读懂了彼此对美的共同感知。


武舞相和

拳术与 Haka 舞的敬意传递

中国武术与毛利传统舞蹈的互动,让文化交流更具活力。武术课上,新西兰学子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汉服,习练八段锦、五步拳与三步拳,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为致谢教练的耐心指导,他们自发列队跳起毛利传统 Haka 舞,激昂的呐喊响彻场地,整齐的拍手与刚劲的舞步交织,将毛利民族的真诚与豪迈传递给在场每一人,两种文化的力量在互动中相互映衬。


美食为媒

烹调万里友谊

美食成了最温暖的交流纽带,土灶边的协作满是烟火温情。中国学生握着他们的手教捶打鱼糜,帮助其掌握三丝敲鱼的制作技巧;添柴时两人共执火钳,看火苗在灶膛跳动,火星偶尔溅起,笑声随柴火噼啪声散开。番茄炒蛋的嫩滑、炸薯条的香脆、可乐鸡翅的浓郁,每一道菜肴的诞生,都离不开彼此的默契配合,味蕾的共鸣化作心意的相通,陌生感在烟火气中彻底消融。


联歌共情

墨韵与旋律的双向奔赴

活动的高潮,在中新双方代表互赠礼物时悄然抵达。温州院士楹联馆馆长叶良中代表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为新西兰 5 所来访学校定制了嵌名联,每一副楹联都经过精心推敲,饱含对新西兰教育事业的美好期许。这份真挚情谊深深打动了随行的毛利族族长,他即兴用毛利语领唱起《友谊地久天长》。悠扬的旋律袅袅回荡,中外师生静默聆听,有人眼中闪烁着泪光,不同语言的歌声渐渐交融,最终汇成跨越半球的共鸣。


这段在温州的温暖相遇,远非十二天的活动所能概括。当新西兰的师生们在未来摩挲着瓯塑 “Pikorua” 的纹路、回味嵌名联的墨香,当《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在不经意间再度萦绕耳畔,这段记忆便会被再次唤醒。它已沉淀为一条永恒的纽带,让跨越半球的情谊,在文化印记的流转中、在青春记忆的沉淀里,愈发醇厚而绵长。


内容来自: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06:53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10-12
甄树彬dfc4f1b
太师级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