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省级一等奖:《圆满》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杨彬翏-辅导老师:查灵凤


“现在是公元2080年,欢迎乘客乘坐S-1978号磁悬浮列车,祝大家旅行愉快”。袁满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望向窗,映入眼帘之下是白的灼烧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记载着岁月的艰辛与无奈。路边还散落几根早已枯黄的稻苗,似乎在昭示这里也曾充满生机。干旱是一场沉寂的灾难,它无声无息地侵蚀着这片土地,摧残着万物。即使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但袁满的心还是会一紧。

2080年,世界各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使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大面积空洞,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快速上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极端的天气早已不能种植农作物。摆在人类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问题,于是WFA总部(WoldFoodAdministration)召集了一批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解决方案,袁满就是其中一员。

“前方到达WFA站”,耳边传来广播声打断了袁满的思绪。他走出了列车,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像一根银色的指针直指天际。它的外观线条流畅,采用纳米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大厦提供能量,环保节约且美观。这就是WFA总部大厦前早已被人们围堵得水泄不通,密密麻麻的人挥围成了一个大圈子,袁满挤进人群。人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钻进袁满的耳朵里,“唉,我已经有三十来年没吃过水稻了,也不知道这一次WFA能不能成功研究出抗旱水稻。”一位大妈一边说一边将WFA新推出的应用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制成的一种富含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的白色胶囊,放入嘴里,这种胶囊相当于从前人们吃的饭,吃一粒可以提供500卡路里。“是啊,他们搞得那些跟药丸似的东西咋能跟真正的食物相比呢,多怀念以前的生活啊,每天回到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啊。”老大爷,一边说,一边回味似的咂了咂嘴。“爷爷,爷爷我长大后要学习水稻培育技术,让你重新吃到米饭。”一个被厚厚的隔热剂包裹的小男孩抓着老大爷的手说道,“哈哈,好好好爷爷等着你。”袁满在人流的推动下,来到WFA门前,袁满推门而入今天的实验室,不似往常一般安静,同事们情绪异常高涨,聚集在一块方形植株培育田前,激动地交谈庆祝着。袁满有些摸不着头脑,“成功了,成功了!”教授边一位身穿白色大褂头发稀疏的老头,向袁满跑来,“哎,汪教授您慢点。”袁满向前迎上去,汪教授惊喜地说:“袁满呀,终于成功了。”“等等,您是说第六代籼型水稻成功培育?!”本在忙自己的事的袁满听到,汪教授的话惊喜地问道。不等汪教授回答,袁满便扭头奔向培育田前,拨开层层人墙,一抹可爱的绿闯入眼球,一株株小芽在努力地生长。这是由袁满带队和他的队友们共同努力研究出的第七代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体内注入纳米细胞模拟体,具备出色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即使再恶劣的天气,这小小的植株也能生长。“成功了,成功了。”袁满轻声呢喃着,泪水不知何时模糊了双眼,袁满眼前浮现出父亲穿着科研服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他的父亲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培育杂交水稻事业。

“爸爸,爸爸,您为什么每天都在研究这些种子啊?”小男孩不解地问,终日泡在实验室的父亲,父亲对他微微一笑,用那双大手抚在男孩的脑袋上,说道:“孩子,这小小的种子承载万千人的梦想啊,爸爸在为填饱人民肚子而努力。”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一刻在他心中也种下了一颗种子。

几个月后,整个大地都被一片片金黄金黄的稻子覆盖,微风吹拂下好像翻滚着千层波浪,串串黄澄澄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他们以不同的姿态迎接阳光,从不同层次的金黄染遍大地,这片金黄又重回大地了!

内容来自: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