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省级一等奖:《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强国谱华章》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唐徕中学-李炜晨-辅导老师:何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完《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一文,沐浴在袁隆平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的精神光辉下,我倍感欢欣与鼓舞。他们为国为民、勇敢追梦、勤勉奋斗、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把什么做好。”年轻的曾庆存原本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服从国家安排学气象学。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急需气象科学人才。曾庆存说:“我一个贫家子弟饭都吃不饱,国家培养我读书,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把什么做好。”曾庆存在26岁时写诗明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此后,他用攀登不止的精神大力搞科研,他说:“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是推动我深入研究的强大动力。”2020年,85岁高龄的曾庆存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上,他那“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天地共同奋斗,推动社会向前进”的壮志,让我们明白了以谋求人类福祉为崇高目标,用一生去不懈追寻的科学家精神。

不忘初心、坚定信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闻令而动,带领团队第一时间逆行武汉。近30年的军旅岁月,陈薇目睹了太多病毒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她对铸造“生物盾牌”始终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疫苗是抗击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在武汉,陈薇率领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争分夺秒开展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身上是科研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守护国人安全的责任,是军人的担当。她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更是我们的科学家偶像。

科技强则国强,创新强则国强。飞天有神舟,前海有蛟龙,追风有高铁,入地有盾构,任何超级工程都离不开大国重器。盾构机是工程机械中的航空母舰,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技术水平。20世纪,德美日三个制造大国长期霸占盾构机市场,购买者没有任何议价权。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建设需求为驱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从零开始研究制造盾构机,以忘我的精神奋斗在第一线,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克服重重困难。天道酬勤,最后取得了成功,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盾构强国。这些一线的科研工作者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智慧、专注与担当,感受到他们的崇高与伟大。

创新是科学生命之所在,一代代科学家潜心钻研,从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到神舟飞天、月球登陆、中国天宫空间站,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由弱变强的奋斗华章。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都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鸿儒们,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前辈们,那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英雄们,风骨凛然,一片赤诚,是我们应当铭刻于心的精神源泉,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熠熠生辉。

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的建设者、科技的创新者无一不在青年时期立大志向、树远目标。未来世界属于我们这一代,希望也寄予在我们身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让我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内容来自:宁夏科学传播

评论
大思快跑
庶吉士级
已阅
2025-10-11
抚松县新屯子镇中学康志明
大学士级
2025-10-11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