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网红药膏“毁肤”记:40岁女子的惨痛教训,你还在盲目跟风吗?

康迅网
原创
打造多学科、多角度的富媒体形态医学信息传播平台。
收藏

近日,一则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在朋友圈疯传:一位40岁的女子婷婷(化名),因连续十年使用一款号称“纯中药、包治百病”的网红皮肤药膏,全身皮肤布满如蛇般的紫红色梭形裂纹,还伴随“满月脸”、高血压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这起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一、网红药膏,能当“日常护肤品”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婷婷的遭遇并非个例。无论是网红药膏还是医院开的处方药,本质都是“药”而非“护肤品”:

药物起效依赖活性成分(如激素、抗生素),短期能压制炎症,但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表皮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就像婷婷皮肤出现的“蛇纹”,其实是皮肤萎缩后的裂纹;

更隐蔽的危害在体内:药膏中的激素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十年累积的量足以抑制肾上腺功能,这也是婷婷出现高血压、满月脸的根源。

基层医生需特别警惕这类患者:他们常以“皮肤敏感”“反复过敏”就诊,却隐瞒长期用药史,此时需追问“是否用过宣称‘速效止痒’的药膏/护肤品”,并通过皮肤镜检查观察表皮萎缩、色素异常等特征。

二、纯草本,就等于安全无毒副作用吗?

别被“纯天然”的标签蒙蔽了双眼!

“纯草本”“无激素”“祖传秘方”——这些网红药膏的宣传词,恰恰是最危险的信号。很多人因为害怕激素的副作用,在“激素恐惧”的推动下,转而投向了号称“纯天然”产品的怀抱。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罂粟、乌头、砒霜也是天然的,但它们并不安全,反而有剧毒。更何况,在现代营销话术下,“纯天然”往往只是一个容易被利用的标签。

就像婷婷使用的那款网红药膏,商家宣称其由纯中药制成,能“包治各类皮肤病”,但实际上却偷偷添加了强效激素。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什么“纯草本”成了激素的遮羞布?

审批漏洞可钻:这类产品多标注“消字号”(消毒产品),无需临床试验,成分无需完全公开,商家敢肆意添加激素却不标注;

效果迎合心理:草本成分起效慢,添加激素后能实现“立竿见影”,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草本神力”,实则是激素在“强行压制”症状;

识别这类陷阱有两个关键:看批准文号(只有“国药准字”才是药品,“消字号”“妆字号”无权宣称治疗功效)、查成分表(若含“松”“奈德”“他索” 等字样,多为激素类药物)。

总之,看到任何宣称“纯天然”又有“神奇疗效”的产品,都要在脑中自动拉响警报。“效果”不会凭空产生,其背后一定有起作用的成分。如果它不敢写明这个成分,或者用“秘方”来搪塞,那几乎有鬼。

三、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你了解多少?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不容小觑的内分泌疾病!

婷婷最终被确诊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这是一种由于外源性激素使用不当导致的内分泌疾病。长期使用含非法添加激素的药膏,会抑制人体自身肾上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

那该如何治疗呢?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通常首选氢化可的松,常规维持剂量为每日15~20 mg,如果皮质醇浓度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在临界值偏低,则考虑用氢化可的松每日10 mg或在密切监测下仅在应激下应用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应每日三次给予,每天早上口服日总剂量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对于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导致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基层医生可在上级指导下,逐步减少激素用量(避免突然停药),同时监测患者症状与皮质醇水平。

结语:科学用药,守护健康

婷婷的十年,是用健康换来的教训,大家需牢记:

不把药膏当护肤品:哪怕是医院开的药膏,也要按疗程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遵医嘱换成医用保湿霜修复屏障;

不信“速效草本神药”:皮肤问题起效需时间,宣称 “1 天止痒、3 天根治” 的,大概率藏着激素;

反复不适先就医:湿疹、皮炎等反复发作时,先做过敏原检测、真菌检查,明确病因再用药,而非盲目试药膏。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别让你的 “护肤习惯”,变成伤害它的利刃。

内容来自: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