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晕车原来是大脑在“抗议”,实用防晕技巧快收好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科技馆作为天津市全域科普主阵地,努力满足公众科普需求。
收藏

每次坐车看手机就头晕恶心?这可不是你娇气,而是大脑在"抗议"!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晕车的神秘面纱,看看手机里那个"防晕车"功能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一、耳朵里的"平衡仪"在报警

晕车专业术语叫晕动病,罪魁祸首是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这个藏在耳蜗深处的精密器官,由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专门负责感知身体运动状态。

当汽车加速时,前庭会向大脑发送"我们在移动"的信号,但眼睛看到的却是静止的手机屏幕——这种感官冲突会让大脑误判为"食物中毒",于是启动呕吐程序来排出"毒素"。


‌二、为什么司机从不晕车?

有趣的是,同样在车上,驾驶人却很少晕车。这是因为司机眼睛始终盯着前方道路,身体会自然预判转弯、刹车等动作,让前庭系统和视觉信息保持同步。

乘客盯着手机时,就相当于给大脑发送了"我在静止"的错误信号,自然容易引发晕车。

'


‌三、手机防晕车功能实测

现在很多手机都推出了"防晕车模式",原理其实很简单:在屏幕两侧添加随车移动的动态气泡,强迫你的视线跟随车辆运动。

这种设计确实能缓解轻度晕车,因为它重建了视觉与前庭的连接。但对于重度晕车者,效果可能有限——就像给晕船的人看海浪动画,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实用防晕车指南

  1. 选座有讲究‌:首选前排座位,视野与运动方向一致可减少感官冲突

  2. 通风很重要‌:密闭空间会加重恶心感,适当开窗换气

  3. 饮食要适度‌:空腹易晕车,过饱更难受,建议乘车前吃七分饱

  4. 运动锻炼法‌:平时多荡秋千、游泳,能增强前庭系统耐受性

  5. 药物使用注意‌:严重者可提前服用晕车药,但孕妇、儿童需遵医嘱

‌这些情况要就医

如果出现持续呕吐、肢体麻木等严重症状,可能是前庭神经炎等疾病作祟,务必及时就医。记住,晕车是身体在提醒你感官信息不匹配,适当调整乘车习惯,多数人都能显著改善。下次坐车时,不妨试试把手机放下来,看看窗外的风景——这或许是最天然的"防晕车良方"!

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新华社

评论
广播发烧友@
太师级
物理化学生物
2025-10-12
小科普大见识
少傅级
2025-10-12
科普张林海
大学士级
学习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