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粉红色泡沫痰、生命垂危……每一个词都代表着极高的危险。当这些情况同时出现在一位患者身上时,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行动迅速展开。
近期,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内科与重症医学科(ICU)紧密协作,迅速响应,成功为一名高危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急诊冠脉介入手术(PCI)以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再次展现多学科协作在救治危重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命悬一线: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情况危急
患者为66岁男性,多年患有尿毒症,平时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此次住院期间,他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全身大汗、呼吸困难,并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也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
心电图显示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酶指标急剧上升,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压飙升,血氧饱和度骤降至70%,生命危在旦夕。
分秒必争:三棒接力,跑赢死神
第一棒:ICU——稳住呼吸,抢回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ICU杨永康副主任医师迅速到场,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氧得到改善,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关键窗口。
第二棒:心内科——急诊手术,打通血管
患者呼吸稳定后,心内科李贺教授团队立即进行冠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近段已完全堵塞。团队迅速施行急诊PCI手术,植入支架,血流恢复,心脏供血得到有效重建。
(▲心内科团队正在为患者实施急诊PCI手术)
第三棒:ICU再护航——持续净化,助力康复
手术后患者返回ICU。考虑到其原有尿毒症及心脏手术后的身体状况,ICU立即启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精准控制体内水分,清除毒素,为心、肾等多器官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转危为安:多学科协作再现生命奇迹
经过十余天的综合治疗与细心护理,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心功能和肾功能也逐渐恢复,目前已转回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本次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优势。从早期识别心梗、快速呼吸支持,到迅速开通血管、维护器官功能,各环节紧密衔接,展示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处理复杂危重症的技术能力。
(▲患者拔管后与ICU医护人员合影,面带微笑,展现康复希望)
心内科二区游三丽主任医师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类型,如果患者还合并有尿毒症、心力衰竭等疾病,死亡风险将大大增加。她强调,早期识别症状、快速送医、及时进行血管再通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内科二区 王朝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