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骨质增生”or“长骨刺”大揭秘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原创
邹静波,男,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检验技师
收藏

“骨质增生”or“长骨刺”大揭秘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秦明主治医师,重庆市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唐金霞工程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邹静波主任技师

没有痛过不知道,关节炎所致严重的疼痛,病程漫长且反复,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等类型素有“不死的癌症”之称[1]。然而,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关节痛是由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所引起的,它虽归为关节炎范畴,却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不同,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理改变,若能及早发现并积极干预,病情可有效控制,关节损伤也会相对较轻。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0月12日定为“世界关节炎日”,正是为了提醒大众重视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防治。

一、退行性骨关节炎究竟是什么?

退行性骨关节炎,俗称“骨质增生”或“长骨刺”,是一种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关节疾病。其发病过程如下:随着年龄增长,或受关节受伤、基础疾病影响,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化、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裂缝、糜烂甚至溃疡,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的软骨在关节活动中相互摩擦,会进一步加剧软骨损伤;当软骨完整性被破坏后,下方骨骼因失去保护而承受异常压力,便会通过增生形成“骨刺”来代偿,最终引发骨关节炎。

二、现状:谁更容易“中招”?

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存在明显的高危人群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年龄:骨关节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人群升至50%,75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2]。

性别: 女性在绝经前与男性患病风险相当,但绝经后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职业与运动:长期保持蹲位、半蹲姿势的职业人群,如矿工、瓷砖铺贴工等装修人员,或经常从事足球、负重屈曲等运动的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更高。

遗传因素:少数患者存在骨关节炎家族遗传倾向。

特别提醒:家长若发现孩子抱怨“膝盖疼”或“腰背不适”,切勿简单归因为“生长痛”——这可能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信号,需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治疗[3]。

三、如何治疗?

退行性骨关节炎治疗的核心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分为两类: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如抗炎镇痛药)、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运动疗法(如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症状并保护关节功能,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手术治疗:针对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进行关节置换术,用人工关节替代受损软骨,恢复关节正常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组织工程、免疫调控等新技术的出现,也为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四、预防:关键在行动!

虽然性别、遗传等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

控制体重:肥胖是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研究表明,从儿童期开始预防肥胖,比成年后减肥更能有效降低远期发病风险。科学运动:普通人应避免超长距离跑、反复爬楼梯等过度劳损关节的运动,优先选择游泳、骑车等低冲击性活动,减少关节磨损。

保护关节: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是关节损伤高发期,日常应注意运动安全(如运动前热身、佩戴护具),避免重复性高强度负荷,降低后期发病风险。

退行性骨关节炎虽是常见慢性病,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通过科学预防、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维持良好的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关节健康,远离疼痛困扰!

参考文献:

[1] 吴昊天;林剑浩.骨关节炎疾病负担与危害[J].协和医学杂志,2025, 01: 5-12

[2] 张含之.运动对骨关节炎是“良药”还是“毒药”?[J].家庭科学,2025,03:48-49

[3]刘澜.警惕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青春期健康,2024, 21: 18-19

内容来自: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评论
夏龙滨
大学士级
长见识了
12:58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10:11
科普634fdbcebc447
学士级
阅读骨质增生的科普知识。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