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0岁的罗爷爷(化名)在家中经历了惊险一幕:他多次发生晕倒,发作时还伴有肢体抽搐,家人慌忙将他送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癫痫中心。可经医生检查,结果却出人意料:让罗爷爷屡屡晕倒的“真凶”并非癫痫,而是心脏“罢工”,出现了长达5秒的停搏!
罗爷爷入院时,症状看起来确实很像癫痫,所以家属送至癫痫中心就诊。但经验丰富的医生没有轻易下定论,而是为他安排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罗爷爷的心脏存在多次长时间的停搏,最长一次达到了5秒!
这意味着什么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李贺副主任医师介绍,我们人体心脏这个“发动机”一旦停止工作,血液就无法输送至大脑,引起大脑的缺血缺氧,心脏停搏超过3秒就可能引起患者的头晕、眼前发黑,超过5秒可导致晕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源性晕厥;若时间再长,就像罗爷爷症状一样会引起身体的抽搐,甚至引发猝死。因此,罗爷爷的每一次晕厥和抽搐,其实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时间就是生命!罗爷爷被立即转入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心血管内科二区李贺副主任医师当天就和团队经严格评估后,为患者植入了临时心脏起搏器。这个设备就像一位“临时救生员”,在心脏“偷停”时立刻发出电脉冲,强制心脏跳动,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要彻底解决问题,专家团队进一步为罗爷爷成功完成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这个仅如手表大小的精密设备,被植入在罗爷爷的前胸皮下,成为他的“心脏卫士”,一旦发现心跳过慢或停搏,设备便会立刻工作,为生命护航。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游三丽主任介绍,心脏起搏器是现代医学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的有效手段,它相当于一个“智能节拍器”,当心脏自身的起搏功能出现障碍或传导“电路”故障导致心跳过缓甚至停搏时,起搏器能立即“补位”发出电脉冲,确保患者心脏跳动,维持生命体征。
现代起搏器技术成熟,体积小巧、寿命长(通常8~12年),患者术后很快能恢复正常生活。但是需要注意避免强磁场环境,并遵医嘱定期返院程控随访,优化起搏器的工作参数。
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突发黑朦(眼前一黑)、严重头晕乏力等症状,务必警惕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游三丽主任特别提醒,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动态心电图等心脏专项检查,查明原因,抓住救治黄金时间,切勿简单归咎于年纪大或误判为其他疾病,甚至“等一等、缓一缓”而延误救治时机。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王朝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