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惕!52岁阿姨顽固便秘多年,竟是“直肠前突”暗中作祟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便秘5年了,每天都有便意,每次排便都要蹲半小时,感觉大便堵在肛门口就是出不来,靠吃泻药才能顺利排便,最近连泻药都不管用了。”

近日,在岳阳市中医医院肛肠诊疗中心门诊,52岁的张阿姨攥着厚厚的病历本向邹国军主任诉说着自己多年的苦恼,语气里满是无奈。邹国军主任详细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直肠前突,完善排粪造影后印证了他的诊断。

张阿姨一脸懵,困扰自己多年的罪魁祸首竟是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直肠前突。生活中,像张阿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把便秘当成“小毛病”,要么硬扛,要么依赖泻药,却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器质性问题,直肠前突就是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


张阿姨在邹国军主任的建议下做了两个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及磁疗,配合中药辨证口服。目前排便通畅,不再依赖泻药。最近一次来门诊治疗时感慨道:“如果我早点来你们医院就诊,就不用遭这么多年罪了!”

邹国军主任介绍,直肠前突在中老年女性中尤为常见,排粪造影为诊断直肠前突的金标准。我们引进了生物反馈治疗仪以及磁刺激治疗仪治疗轻中度直肠前突,大部分患者经磁电联合治疗均有良好疗效,部分重度直肠前突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果出现“排便费力伴肛门梗阻、肛门坠胀”等情况,别再盲目口服泻药,及时就医,排除直肠前突等“出口梗阻”问题,才能找到症结所在。

一、什么是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简单来说就是直肠壁向前方突出形成“囊袋”。排便时,粪便容易堆积在“囊袋”里,无法顺利排出,就像下水道出口被“兜住”,形成“出口梗阻型便秘”。这种情况在中老年女性中尤为常见,尤其是经产妇或长期便秘者,由于盆底肌肉松弛、直肠壁薄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张阿姨的情况就是典型案例。她从5年前开始出现便秘,刚开始靠吃润肠药能缓解;后来泻药剂量越吃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还出现了腹胀、肛门下坠感,甚至排便时需要用手按压下腹部及会阴部才能排出。直到最近,排便时肛门口堵塞感明显加重,做了排粪造影检查后,才确诊为“直肠前突”。

二、直肠前突有什么症状?

• 排便困难,需要用力屏气很久,甚至需用手按压会阴部、下腹部。

• 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的坠胀感。

• 大便变细、变扁,或呈“挤牙膏”状。

• 长期依赖泻药,停药后便秘立刻加重。

• 女性患者可能伴随阴道松弛、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问题。

三、直肠前突怎么治疗?

• 轻度直肠前突:以保守治疗为主,比如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规律排便习惯,配合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多数人能明显改善。

• 中重度直肠前突: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现在多采用微创的PPH术或STARR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市中医医院 谭媛 杨超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内容来自:岳阳市中医医院 谭媛 杨超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10:38
神话*
少傅级
已经阅读。
10:25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