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气温变化大,儿童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时期。今天益阳市中心医院就来重点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这四种常见病毒的特点、就医信号及预防策略,助力家长科学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病毒“特点大揭秘”
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传染性:传染性极强,14岁及以下儿童均易感染,且感染后不会形成终生免疫,孩子可能多次感染。
症状发展:初期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低热;1-2天后症状可能急剧加重,出现持续咳嗽、呼吸急促、喘息甚至呼吸困难。
并发症:可能引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肌炎、脑炎等严重问题。
2、鼻病毒
普遍性:是引起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毒,全年均可发病,秋冬季节也较为活跃。
症状特点: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通常发热症状较轻或无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不明显。
病程:多为自限性,一般5-7天可自愈,部分病例可出现肺不张、重症肺炎等表现。
3、冠状病毒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
症状差异:普通冠状病毒感染(非新型):以流鼻涕、鼻塞、喉咙痛、轻微咳嗽为主,发热相对较少且程度较轻。
新型冠状病毒:多数轻症儿童可自愈,但部分孩子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
4、流感病毒(甲、乙型等)
区别于普通感冒:起病急、传染性强、症状重,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症状:高烧(常达39-40℃)、畏寒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非常明显,而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局部症状相对较轻或不典型。
“红色警报”: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
当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务必立即带其就医:
• 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
• 反复高热:高烧持续不退超过3天,或使用退烧药后效果不佳。
• 脱水风险:因呕吐、腹泻或拒绝饮水,出现口唇干裂、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
• 精神异常: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甚至出现惊厥或抽搐。
预防“组合拳”:把病毒挡在门外
1、疫苗防护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6月龄及以上儿童每年秋季及时接种。
新冠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应按要求接种,降低重症风险。
2、卫生习惯
勤洗手:教育孩子使用肥皂和流动水,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戴口罩、少聚集:在病毒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需前往,务必规范佩戴口罩。
3、环境与生活
多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洁环境: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强免疫:帮助孩子养成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的习惯,建立强大的自身免疫力。
儿童呼吸道健康需要家长时刻警惕、科学应对,同时也不用过度担心,只要科学认识病毒特点、识别危险信号、做好预防措施,就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他们安稳度过秋冬病毒高发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王剑锋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