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什么?”
每到11点半,这个扎心的“灵魂拷问”,是不是总跟电脑里待办清单上的红标一起,在你脑子里打转?指尖划过外卖App里花花绿绿的图标,目光在麻辣香锅的热辣、炸鸡汉堡的酥脆和减肥沙拉的寡淡间反复横跳——既怕多吃两口长肉,又怕刚到下午就饿得胃里打鼓。
作为一名“资深外卖买手”,我太懂这份纠结了。国家今年新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里,就藏着饮食健康的核心逻辑。我就顺着这份纲要的思路,给大家整理一份能落地的“健康外卖指南”,让午餐不只是填肚子,更能给身体攒点“健康底气”。
一、先避开这些“外卖刺客”,身体会偷偷感谢你
点开外卖App前,得先认清几个藏在菜单里的“健康陷阱”,别被口味骗了:
•高油高盐重调味:为了让菜吃着香,不少商家会把油、盐、酱料往多了放,一口下去满是滋味,却也藏着负担。
•主食堆成山,搭配太敷衍:一大盒白米饭占了半个餐盒,菜只有零星几片肉、几口青菜,吃着单调,营养也失衡。
•蔬菜成了“点缀品”:说好的“荤素搭配”,结果青菜就两三根,连塞牙缝都不够,更别说补充维生素了。
•隐藏糖藏得深:糖醋里脊、红烧肉里的甜不用多说,连有些凉拌菜的酱料、炒蔬菜的糖色里,都藏着不少添加糖。
要是天天这么吃,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这些慢性病的风险,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找上门——这可跟《纲要》里“守护国民健康”的初衷完全反着来。
二、跟着《纲要》点外卖,记住“1-2-3健康餐盘法则”
《纲要》里反复提“优化膳食结构”,落到咱们的午餐上,不用记复杂的理论,记住“1-2-3健康餐盘法则”就行:
“1”个基础:主食得选“糙”的
《纲要》明确说要多吃全谷物、杂豆,这一点在点外卖时特别好落实。
别再默认选白米饭了,主动换成杂粮饭、糙米饭、藜麦饭,或者直接用玉米、红薯当主食——它们比白米饭多了好多膳食纤维,升血糖慢,下午不容易犯困,能量还能撑更久。要是商家没这些选项,那就把白米饭只吃一半,给蔬菜和肉多留点位置。
“2”个拳头:蔬菜要“堆”,蛋白要“优”
《纲要》建议“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鱼、禽、蛋、瘦肉”,这话翻译到外卖里,就是用“两个拳头”当参照:
•一个拳头的优质蛋白:选菜时优先挑蒸、煮、炖、凉拌的,比如清蒸鱼、白切鸡、酱牛肉、冬瓜虾仁、嫩豆腐,避开油炸、红烧、糖醋这类重油重糖的做法。
•两个拳头的多彩蔬菜:这是外卖最容易缺的!下单时一定要单独加份纯蔬菜,白灼生菜、蒜蓉西蓝花、清炒时蔬都行,目标是让蔬菜占满半个餐盒,颜色越丰富越好——深绿色的菠菜、红色的圣女果、紫色的紫甘蓝,多凑几种,营养更全。
“3”个细节:口味要“淡”
《纲要》特别强调“控制油、盐、糖摄入”,这事儿不用等商家改,自己就能把控,记住三个小细节:
•备注要明确:在订单备注里写上“少油少盐”,别觉得没用,大部分商家都会留意。
•酱汁分开放:点沙拉、拌面时,尽量选能“酱汁分离”的,或者让商家把酱料单独装小盒,吃的时候自己倒,想淡点就少倒点。
•跟含糖饮料说“不”:配餐别选可乐、奶茶,换成白开水、无糖茶或黑咖啡——一瓶含糖饮料的糖量,可能就超过了一天的推荐摄入量,喝着甜,其实在给身体添麻烦。
实战攻略:不同外卖这么点,健康又满足
光说原则不够,咱们直接上场景,不同类型的外卖怎么点,照着做就行:
中式快餐/简餐:沙县鸡腿饭、鸭腿饭:备注让老板把鸡腿、鸭腿去皮,别放豆干和咸菜,米饭减半,多多多青菜——这么一改,原本普通的快餐,立马变成“均衡餐”。
轻食沙拉:点沙拉时,基底选菠菜、生菜,蛋白选烤鸡胸、三文鱼;蔬菜加圣女果、黄瓜、彩椒;主食加勺藜麦。最关键的是酱料:放弃千岛酱、蛋黄酱,选油醋汁、酸奶汁,而且一定要让商家“酱料分装”,自己控制量,不然沙拉再健康,也抵不过一勺酱的热量。
麻辣烫/冒菜:其实是“定制王者”,最适合按“1-2-3法则”搭配:
1.汤底选清汤或骨汤。
2.蛋白选巴沙鱼、虾滑、鹌鹑蛋、瘦牛肉片。
3.膳食纤维选蔬菜和菌菇。
4.主食加一小份荞麦面或半根玉米。
5.记住避开油炸的响铃卷、面筋泡,还有各种速冻丸子。
亲爱的职场伙伴,咱们每天在工位上忙忙碌碌,一顿好的午餐不只是解饿,更是给下午的工作攒力气,给长远的健康做投资。
下次再纠结“吃什么”时,就想想“1-2-3法则”,不用费太多劲,就能把外卖吃成“战斗力补给”。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护师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