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病”——年轻人运动后可能遭遇膝盖不适,中老年人常受“老寒腿”的反复折磨。可面对医院众多科室,很多人都感到迷茫:“我这关节痛,到底该挂哪个科?”关节痛,要做些什么检查?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用创新守护关节健康”。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专家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科学就医指南”,帮助大家根据自身症状快速定位科室,明了检查方向,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关节痛该挂哪个科?先做个小梳理就医更高效
关节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伤、劳损、神经压迫和其他疾病牵连外,还有许多是因关节炎引起。
在挂号前,可先简单梳理一下自身病情,能大大提高就医效率:
1.有无明确外伤?——运动扭伤、摔倒、撞击后出现的疼痛。
2.疼痛持续了多久?——是几天内的急性疼痛,还是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疼痛?
3.有没有其他全身症状?——比如发烧、皮肤红斑、腰部疼痛、晨起关节僵硬等。
您的答案将为您初步锁定科室。
出现这些情况,优先挂肾内科(风湿免疫科)
1.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晨僵>1小时:疼痛常见于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关节。晨起后关节僵硬,天气变化时疼痛明显,数年后出现关节畸形(如手指尺侧偏斜,向背侧或掌侧弯曲),按压关节有压痛感。这类情况多见于30-50岁女性,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
2.多关节痛+皮疹:关节疼痛不固定,呈“游走性”,一般无关节畸形,可能脸上出现蝶形红斑等特异性皮疹,还可能伴随发热、脱发、反复口腔溃疡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贫血等。育龄期女性多见,多考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3.中轴关节痛+夜间/晨起僵硬:早期典型表现为“炎性腰背痛”——休息后、夜间疼痛加重,活动后缓解。疼痛部位始于骶髂关节(臀部深处),逐渐向上蔓延至整个脊柱,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弯腰、转身、仰头困难,晚期可能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和驼背。
部分患者伴有眼葡萄膜炎(眼睛红、痛、畏光、视力下降)、足跟疼痛或肠道不适。多见于青年男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多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
4.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局部温度升高,发作急、疼痛剧烈,常于夜间或凌晨突发单关节剧痛,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根部关节),其次是脚踝、膝盖,疼痛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触痛明显。常与饮食相关,如吃火锅、海鲜,或喝甜饮料、饮酒后出现,多考虑为痛风性关节炎。
出现这些情况,优先挂骨科
1.负重关节痛+晨僵<30分钟:疼痛多见于膝关节(上下楼梯、蹲起时痛得明显)、髋关节(走路时臀部或大腿根部痛)等负重关节,通常是单关节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长时间活动后加重,按压关节或有骨擦感,严重时关节会肿大畸形(比如膝盖变粗),多考虑为骨关节炎。
2.有明确外伤史:比如打球扭伤了脚踝、摔倒撞到了膝盖;或怀疑颈椎、腰椎问题牵连,如脖子或腰痛,放射到了手臂或腿部。
关节痛要怎么查?
关节痛背后的原因多,医生会像“找线索”一样综合判断,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医生先问清楚“情况”
这一步很关键,医生会问得比较细,比如:关节是红了、肿了,还是只是疼?疼的时候影响走路、拿东西吗?是两边关节一起疼(比如双手、双腕都疼),还是只有一边疼?疼的是手指头、脚趾头这种小关节,还是膝盖、胯骨这种大关节?家里人有没有类似关节疼的情况?
第二步:医生查关节
观察关节是否存在肿胀、畸形及周围肌肉萎缩;按压关节,评估有无压痛、皮温升高及关节腔积液;让你动一动关节,比如弯弯腰、伸伸膝盖,评估其活动度是否正常,是否伴有疼痛或异常声响。
第三步:做检查找“实锤”
综合前面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让你做一些检查,常见的有三种:
1.抽血化验:主要看有没有炎症、是不是痛风这类问题,比如:查“血沉”“C反应蛋白”:如果高了,可能是关节有炎症(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查“尿酸”:如果高了,要警惕是不是痛风引起的关节痛。
2.给关节“拍照”:不同“照片”用处不一样:
X光片:主要用于观察——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磨损)、骨赘形成(骨刺)、骨质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晚期:骨质侵蚀、关节破坏和畸形。
肌骨超声:实时动态地观察关节滑膜炎症、积液、肌腱病变以及血流情况,并可引导关节穿刺注射。
磁共振:它能清晰显示关节的所有结构,包括骨骼、软骨、滑膜、韧带和肌肉。
3.关节液分析(少数情况):如果关节肿得厉害,医生可能会抽取关节液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诊断。
科学护关节:预防胜于治疗
1.保持合理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负担,加速软骨磨损。
2.坚持适度运动
选择对关节友好的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散步。
增强肌肉力量:强壮的肌肉能更好地保护关节。
避免过度运动:特别是爬山、爬楼梯、长时间跑步等高冲击性运动。
3.注意饮食调理
均衡营养: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强健骨骼。
控制尿酸:避免过多摄入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高嘌呤食物。
多摄入抗炎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新鲜蔬果。
4.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不要跷二郎腿。
注意关节保暖:尤其在天冷时,必要时佩戴护膝、护腕。
穿合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和过紧的鞋子,选择有良好支撑的鞋。
5.避免关节损伤
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
劳动时量力而行,不要突然提重物。
使用大关节发力:如用肘部、肩部代替手指发力。
关节健康关乎日常行动质量,若您正受关节痛困扰,希望这份指南能帮您快速找到就医方向,及时到对应科室就诊,明确诊断后科学治疗,守护好您的关节健康。
指南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刘沧桑 何礼君 邓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