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让大家“各有各的盼头”:南方小伙伴在盼着什么时候能不再热热热热热,高温消退;华北等地的小伙伴们在盼着什么时候能不再雨雨雨雨,太阳回归。这一切都将在今天(13日)发生变化。
今天起
南北方气温有大变化
北方地区,受阴雨天气和冷空气影响,近期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持续偏低,不少人已经提前穿上了秋衣、秋裤,甚至是过冬的羽绒服。
13日,随着降雨减少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偏低的情况会明显好转。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西安、兰州、银川,13日最高气温都将重返20℃或以上。济南和郑州也将紧随其后,14日最高气温也会回到20℃以上。
13日起,随着弱冷空气渗透南下,南方的高温会有所缓和,但在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仍有顽固的高温天气。
需要注意的是,更猛烈的降温还在后面,预计15日至19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届时北方大部气温又会降至大幅偏低的状态,而南方则是告别暑热,天气正式凉快下来。
近期气温起伏较大,建议公众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做好健康防护。
局地昼夜温差大?可尝试“洋葱式”穿衣法
气温多变,洋葱式穿衣法可助你灵活应对。洋葱式穿搭法即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内层最好选用排汗功能好的衣服,中层选用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最外层选用防水、防风等材质的衣服。在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下可随意切换,保证足够温暖的同时还方便穿脱,不至于因为穿得少着凉,也不容易捂出汗。
降雨“超长待机”?
这些地方雨还没下完!
降水方面,中央气象台12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2日8时至13日8时,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大部、湖北西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山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13日,降雨带整体将明显南落,华北南部等地的雨水终于有望结束,但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还会有暴雨或大暴雨。
华北的雨虽然停了,但是华西、黄淮等地的雨还是停不下来,预计一直到10月下旬,上述地区还会有两轮降雨过程。
14日至15日,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黄淮大部、江淮东部等地还将有中到大雨。
16日至19日,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江淮等地还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过程。
华西至黄淮一带“雨一直下”,累计降水量已经远超出常年同期,而未来一周降雨叠加效应更为明显,提醒公众要警惕持续降雨可能诱发的地质、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加强防御。
遇到山洪如何自救
当感觉降雨太大,有可能受到洪水威胁时,应该有组织地提前向山顶或高地等高处转移。
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撤离现场时,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撤离后不盲目返回。
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洪水消退。
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
当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拆断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综合来源: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等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