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3岁的周大哥(化名)去海边时,不慎被草丛中一只小虫叮咬,导致高烧半月、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随后被送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被诊断为“恙虫病”。所幸,经及时救治,周大哥已转危为安,即将康复出院。
周大哥不明原因发热全身酸痛,辗转就医
周大哥的看病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他十余天前曾出差三天,返家后不久便突发高热,体温最高达39摄氏度,伴有畏寒。起初在当地诊所输液,因对病史描述不清,治疗也未见好转,随后出现腹泻等症状。
家人又带他辗转几家医院治疗,但发热反复未退,体温最高达40.1摄氏度,肺部弥漫性病变,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逐渐衰竭,周大哥出现气促、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尿频、尿急、尿痛、乏力及全身酸痛等多种不适,精神状态日益萎靡,家人将其紧急转送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根据病情收入重症监护室。
多器官损伤病情危急,医生排查锁定病因
医生接诊后,发现患者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急抽血显示呼吸衰竭、肝功能出现损害、血小板减少,经询问到外院给予多种强效抗生素联合治疗10余天仍效果不佳时,主任医师曾祥伯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种特殊病原体感染!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仔细体格检查,发现在患者左侧臀部有一个“不起眼”的焦痂,中间发黑、周围发红,这时,曾祥伯主任医师高度怀疑患者病情与这个焦痂密切相关。于是果断处置,给予急抽血送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明确病原学诊断,同时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
次日上午,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结果回报:恙虫病东方体,序列号15505,东方恙虫病诊断明确!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患者这才回想起来,自己出差去了海边时,确实被草丛中的小虫咬过。
经对因治疗,目前周大哥病情迅速好转,已转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进入普通病房,即将出院。
小小虫咬,为什么会致人住进ICU?
小小虫咬,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后果呢?曾祥伯解释,恙虫病是一种叫做“恙虫病东方体”的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恙螨幼虫一旦叮咬人,就可能把病原体传给人体。
恙虫病近年在全国范围可见病例报告。恙虫多潜伏于草地或野外,喜顺着汗腺叮咬腋下、腘窝、腹股沟等部位,被叮咬后局部皮肤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和水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褐色或黑色焦痂。
潜伏期4-21天(普通10-14天),多起病急,临床特征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伴头晕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全身不适。本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损害多见,严重可危及生命。
恙虫病本身不难治,关键是要及时明确诊断。曾祥伯表示,由于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普通感冒而延误诊治,加上恙虫叮咬部位隐蔽,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描述病史,导致临床漏诊和误诊。
公众在生活中如何科学防范恙虫病?
目前还没有针对恙虫病的疫苗,所以个人防护特别重要。每年6月到11月是恙虫病高发期,喜欢野外活动、农田劳作、草地露营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坐卧;如果要去野外,最好穿长袖长裤,把裤脚扎进袜子,袖口扣紧;也可在皮肤和外衣上喷涂驱虫剂;回家后尽快换衣洗澡,重点清洗腋下、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处。
曾祥伯提醒,公众在生活中,特别是有野外活动史者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仔细检查全身有没有虫咬的痕迹或焦痂;如高度怀疑被恙虫叮咬,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野外活动史。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龚丽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