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争议!为什么青藏高原的草地,比皮肤还宝贵和脆弱?

科普中国新媒体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官方账号
收藏

前段时间,某户外品牌联手蔡姓艺术家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 5500 米)燃放艺术烟花。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

现场视频显示,艺术家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

尽管其燃放之前声称,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大量网友仍表示担忧,此行为是否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这块神奇、美丽而脆弱的“皮肤”,只有 20~30 厘米厚,但面积高达 1.28 亿公顷[1],是祖国大地的特殊“皮肤”。藏羚以矫健的身姿在这里追逐,金雕以威猛的姿态在天空翱翔,牧民和牦牛在这里世世代代地生活,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它有着重要的生态、文化和景观价值;但又很脆弱,正面临着草地沙化、黑土滩型草地退化等一系列危机。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守护青藏高原,守护祖国母亲这独特的“皮肤”?

为什么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

这么宝贵?

1.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因其高寒缺氧的独特条件孕育了独特、宝贵的生态系统和多姿多彩的生物。

这是一片宝贵的土地,青藏高原分布有高等植物 13000 余种、陆栖脊椎动物 1047 种。其中共有 3764 种种子植物和 281 种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藏羚羊、野牦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8 种。[2][3

这还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还有大量物种尚未被我们发现。在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就发现了墨脱四照花、察隅链蛇等 3000 多个新物种。[4]

这些生物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全球高寒(山)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基因库,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25 个热点地区之一,尤其是高寒特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青藏高原草地不仅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储存、营养循环、畜牧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还为当地、全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和水供应、洪水调节、文化传承和生态旅游等。

2.亚洲水塔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除南极和北极以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包括面积约 10 万平方公里的冰川、总面积约 5 万平方公里的湖泊和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阿姆河、塔里木河等 10 多条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5]

“亚洲水塔”变化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以及“一带一路”地区众多国家的水安全。

3.1.5 亿农牧民生存的基础

青藏高原草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对上游地区 1200 多万农牧民的生计至关重要,而且对下游农村和城市地区 10 亿多人口的健康和福祉也十分重要[1]。

青藏高原草地是全球牧畜业的起源地之一。自古以来,牧畜业几乎存在于青藏高原草地的每一个角落,牧民通过放牧活动在生产力较低的土地上维持生计。据估计,青藏高原及其周边草地的牧畜业维持着约 1.5 亿人的生计[1]。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为什么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

十分脆弱?

青藏高原高原 80% 以上的面积在海拔 4000m 以上,气温显著低于同纬度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及东南部边缘区降水较多,而广大的高原腹地,由于深居内陆,降水量多在 200mm 以下,干旱特征明显。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影响着草地植被的生长。

此外,青藏高原土壤发育历史短,土壤普遍具有粗骨性强、抗蚀能力弱的特点。其植物生长层极薄,有的仅为 20~30 厘米,在外界过度扰动下,极易出现草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风险。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以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植物为主,结构单一;低温缺水更使得草地生产力低、更新缓慢。一旦环境因子改变,旧的植被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新的植被却有又很难重新长起来。

这些因素决定了高寒区生态系统的本底质量差,对外部干扰响应敏感,很容易出现退化现象。[6]事实上,青藏高原的草地在全球变化(如气候变化、氮沉降、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下,已经发生大面积退化(90%的草地已经退化、30%的草地严重退化)。[1]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不仅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生产力下降、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灾害,而且还导致了下游亚洲主要河流流域中的水资源短缺、泥沙淤积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也导致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显著下降。

草地退化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严重生态和环境问题,当地牧民的生计直接或间接受到草地退化的影响,使当地牧民的生活变得困难。这些负面影响从生态、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已通过上下游关系传递到区域甚至全球层面。

青藏高原草地保护问题,不容小觑。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作为普通人

我们能为青藏高原草地保护做些什么?

1.不要破坏草地的植被和土壤

前面已经提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且一旦被破坏,就很难修复。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例,其有着独特的草甸层像软甲一样来保护水土,这层草甸层有的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一旦被破坏,恢复难度极大。

尤其是不要破坏植物根系和土壤层,这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固土效果,而后雨水很可能沿着翻土后的痕迹下泄,形成冲沟,进一步侵蚀草地。

因此,不要用车辆碾压草地,更不要在草地上进行不必要的开挖工作。

2.不要在青藏高原随意丢弃废弃物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氧气稀薄、土壤微生物少,废弃物的降解难度不同于一般地区。即便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废弃物,也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如特定温度、湿度微生物数量等条件下,经历特定时间才能完全降解。在一般地区可降解的材料到了青藏高原地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部分降解甚至不降解。

实际上,随着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其废弃物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各地都在大力治理垃圾问题。作为游客,我们就更不要把废弃物遗留在这么美丽的第三极,还是选择无痕出行吧。

3.不要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高原上的熊蜂会为植被的授粉提供必要的帮助,高原鼠兔的活动深深影响着土壤结构和植被结构。

这些动物又一般很容易被惊扰,在外界的刺激下更是有可能改变其生物习性。无论从动物保护还是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我们都要尊重其生活习性,与野生动物保持适宜的距离,避免干扰其正常生活。

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 19 万年以前。[3]19 万年以来,人类在这篇土地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这片宝贵而脆弱的土地更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被保护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Dong, S. (2023). Revitalizing the grassland on the Qinghai TibetanPlateau. Grassland Research, 1–10.

[2]孙鸿烈,郑度,姚檀栋,等.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J].地理学报,2012,67(01):3-12.

[3]于海彬,张镱锂,刘林山,等.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18,26(02):130-137. 

[4]李华,魏冠宇,杨帆.重要成果集中发布!第二次青藏科考“大开箱”.新华社,2024.

[5]姚檀栋,邬光剑,徐柏青,等.“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1):1203-1209.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19.11.003.

[6]于伯华,吕昌河.青藏高原高寒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1,30(12):2289-2295.

作者丨何通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