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生命体征之呼吸:每天2万次的“隐形健身”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呼吸: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出生那一刻起,呼吸就自动上线:成人 16–20 次/分钟;新生儿 40–44 次/分钟;一天累计约 20 000 次,进出空气 8L–10 L;它24小时不打烊,却常被忽略,直到“喘不过气”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正常呼吸 3 件套

1.png

30秒自测法

手机计时 30 s,手指轻放对方腕上(避免“盯胸”尴尬)。

呼吸频率= 完整胸腹起伏次数(一起一伏为一次)×2

误差提醒:说话、刚爬楼梯、喝冰饮都会让数字飙高,静坐 5 min 再测

呼吸“超速”时,身体在报警

2.png

呼吸也会“情绪上色”

焦虑:浅快→胸腔上下 1 cmCO₂排太多→“过度换气综合征”,手脚发麻(如:大哭)

疼痛:浅快→怕疼不敢深吸气,术后易肺不张(如肺手术后)

放松:深慢→腹压按摩迷走神经,心率↓,相当于自带“降压药”

 日常护肺 3×3 方案

 三动作

腹式呼吸:一手放胸、一手放腹,吸气鼓腹 4 s、呼气缩腹 6 s,每天 5 min

缩唇呼吸:像吹蜡烛,吸气 2 s、呼气 4 s,慢阻肺病人的“排气”利器

伸展扩胸:双臂后拉 10 次,打开胸腔,防“伏案肺萎缩”

 三远离

远离烟草:戒烟,降低肺癌风险

远离油烟:开火前 30 s 开抽油烟机,降低PM2.5

远离冷燥:空调房湿度 40%60%,减少气道脱水

三检查

40岁:每年检查肺功能

长期咳嗽:加拍低剂量 CT,比胸片早发现肺癌

血氧仪:SpO<94% 静息不恢复,当天就诊

何时拨打120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立即呼叫急救:

呼吸频率 >30 /分且无法完整说一句话;

嘴唇、指甲发绀,SpO<90%

呼吸停顿 >10 s 或出现“三凹征”(锁骨上、肋间、胸骨上窝同时凹陷)

结语

呼吸是 24 h 不下线的“体内新风系统”,频率、深度、节律任何一项异常,都是身体在“@”你。下次深呼吸时,记得感谢这对默默无闻的肺——它们用一分钟 1620 次的节奏,帮你把生命“快递”到每一颗细胞。

作者

张欢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主管护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护师  

孙思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护师  

审核

郑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护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

评论
魏春华医生
贡士级
人活一口气,生命在呼吸
2小时前
玫瑰🌹魅惑💋盛开
太师级
学习科普知识,普及医学常识。
2小时前
大思快跑
庶吉士级
已阅
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