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印度牛声鼎沸的街头巷尾,你很容易看到一群黑皮肤白衬衫的本地人围坐在地摊前啃树干。这种树干很可能是印度最带劲的水果。并且人们相信它掌握着生育的秘密。
佛教自天竺漂洋过海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源自中医里以形补形的概念也早在释迦摩尼老家占有一席之地。这种被当做水果的树干是何时何故被印度人视作大补已无从考证。水果树干虽然看上去像生长激素失调的山药,但味道更接近地瓜。据说一些人也会把它当枕头用。树干所散发的清香与截面渗出的汁液可以保证你在浅睡眠阶段做上一段逼真的美梦。印度“山药”身形粗壮坚挺有力。有虔诚老人曾把它用作房梁一顶三十年,取下来后发现仍然保持原状,硬度堪比钢筋。街头售卖树干的小贩通常会用刀将树干从截面片成一张张薄片售卖,让人不至于直接将象腿粗的根茎怼进比城管心胸宽不了多少的嘴里。小贩相信片得越薄越能体现对生育的虔诚,同时也能增强美食的药性。如果你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印度人或者在当地卖过一段时间手机,你不会少听到人们在食用它后发生的奇迹。有青年食客曾表示服用过后,看到恒河都会管不住起立。有人甚至说在给家里母牛喂食过后,在没有公牛的情况下它也能自然受孕。在一系列虚实交替的故事中,最有名的是源自罗摩神的一段经历。罗摩是古印度王子,也是毗湿奴化身之一,司职家庭伦理。相传罗摩曾在单位遭到排挤,与妻子和表弟一同被流放荒地。在荒原中罗摩凭借吃这种山药扛过了饥饿,最后归来之时还带回许多儿女。他的经历让印度教信徒认识到“山药”不仅在灾时给人的性命兜底,更能让生命的火种在没有营养的环境下得以延续。但奇怪的是虽然已经流行了成百上千年,乃至被写进神话故事里。可一代又一代的食客,包括印度本土植物学家都不确定这种树干到底是什么。北方小贩叫它Ram kand mool,Ram就是罗摩神的意思。南部游商叫它Bhoochakara Gadda,据悉也与某个能力强大的神有关。而混迹在省城的一般叫它Maerua oblongifolia。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印度植物学家首次对这种奇异的食材进行溯源。印度植物学家Koppula Hemadri博士通过金钱手段,采用贿赂小贩的方式期望从供应链上游获取线索。有小贩向Koppula Hemadri博士透露,这是一种生长在地面的植物。但Koppula Hemadri根据自己多年买菜经验断定这种类似山药的作物必然长在地底,研究因此再度陷入僵局。事实上印度“山药”之所以能在现代研究手段下依旧保持神秘,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利益相关群体对其来源的保密。作为一名小贩,如果你想进点印度“山药”来卖,首先你需要得到圈内人引荐。但印度“山药”小贩无论规模大小每次只被允许进货一根这样的东西。为了保密,供应方小弟与小贩会选择诸如商场安全通道,厕所,铁路边等完全无法推测“山药”产地的地方约见。而这些印度商客“赚白菜钱,操白粉心”的唯一目的便在于垄断。就像你去询问美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他们的产品秘诀只会领到一梭子子弹。从源头上锁死产品研发机密是在无情商海保证竞争力的有效办法。印度商贩对“山药”来源的保密协议,和美国芯片商及一些寡头的作为本质上是相同手段。趋同演化是指不具近缘关系的生物因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下,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发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比如鸟和飞虫并不属于同一物种,但因为它们又都处于类似的环境,所以均演化出了翅膀来处理问题。所有根据趋同演化我们是否可以反推,同样采用垄断为终极商业手段印度山药小贩与科技寡头是不是都活在同一个世界里?那些金玉其外,所谓的现代商业文明,除了产品不同,是否本质上也只是陋巷法则的粗暴升级?商业是否其实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可言,无论形式如何,垄断与价格战才是永恒与唯一?2011年印度植物学家通过DNA鉴定发现“山药”与龙舌兰相似度达89%。基本确认这种山药来自一种龙舌兰属植物的根部。这个发现也意外的给为什么小贩们要把树根片成薄片找到了答案。
把树根切成薄片让食客少吃点则既增加了销售毛利,也确保了顾客在消费后,商家不必给他收尸。peace
来源:beebee星球
内容来自:beebee星球